第240章 酒浓人先醉(第2页)

 顶级富豪的人家招待宾客,以拿出茅台酒招待客人为荣耀。因而,茅台酒在东海市人眼里毫无疑问成了大家默认的奢侈品,即便它不是奢侈品,在人们心目中大多数人以能喝上茅台酒的人引以为荣。

 慢慢的,在姚向阳心目中,茅台酒的形象随着出入高层宴席的次数增多而越发在他脑海里加深映像。

 因而,在自己飞黄腾达之时,他第一个想要收藏的酒类不是什么几百万的赤霞珠,罗曼尼康帝等等,而是自己内心里向往已久的飞天茅台。不仅仅是为了喝茅台是身份的象征,更是一种富豪才能享受的荣耀。

 今天,郑大海雷小青他们一家人来了,即便郑海鹏给他带来一箱罗曼尼康帝,包括赤霞珠之类的名贵红酒,姚向阳还是执意的从自家酒柜里拿出茅台酒。

 就像姚向阳的妹婿亨德尔马克拿出红酒招待他们一样,姚向阳还是因为妹妹姚向群从酒柜里拿出哥哥最爱喝的茅台酒而眉飞色舞,喜眉笑眼。

 ";爸爸,今天就喝罗曼尼康帝吧,是我从开普敦带回来的。第一批天然矿石从开普敦运回凯达尔时,是我安排船长刻意从海轮上顺带回来的。我可是以十多个海员集体签字团购,才能顺利通过海关安检。

 要不然只有到专卖店订购。再说了喝茅台酒只能我们三个大男人喝,喝红酒大家都有分增加气氛。您看......";

 郑海鹏一句话改变了姚向阳的习惯,巫晓兰拿出茅台酒也没用,姚向阳今天还就顺着他们家女婿郑海鹏的意思了。他对着巫晓兰挥挥手,茅台酒被巫晓兰会意的收起。

 继续放在酒柜里,倒不是姚向阳舍不得,是因为他感觉不能太自私。

 红酒男女皆宜,大众化。像他们这样的家庭茅台酒也好,红酒也罢酒柜里沾手就来。厨房里,两个菲佣逐一将各种菜系端上桌。

 中西结合,少不了牛排跟澳洲大龙虾。帝王蟹有四只,被分成十六份。

 三文鱼冷冻的咔吧咔吧脆,金枪鱼片清蒸沾上芥末吃起来呛嗓子。好歹他们这样的家庭,这样的人经常享用,沾上芥末的分量自然恰到好处。

 家住东海边板胡镇的姚向阳,从小就跟海鲜打交道,移居凯达尔市依然属于海滨城市,自然少不了吃海鲜。

 两家人并成一家人可算是其乐融融,这不正好是姚向阳跟巫晓兰期盼的那样么!只是,他们没想到,一贯我行我素的姚欣怡乖巧的令夫妻俩不敢相信这一切都是真的。

 她们俩从凯达尔市准备去东海市给女儿一个惊喜,没想到女儿反过来给她们俩的惊喜令老两口高兴得手舞足蹈,老泪纵横。幸福,来得如此简单,如此之快。

 一方面对郑海鹏赞不绝口,双喜盈门,你说老两口怎么能不高兴。

 郑大海跟雷小青也不例外啊!为儿子郑海鹏的婚姻关系绞尽脑汁都没什么大用,气得老两口发誓再也不过问郑海鹏的婚姻大事。

 既然他不想结婚那就随他去吧,对这个不争气的儿子无言以对的老两口,在接受姚向阳跟巫晓兰的主动提亲后,老两口激动得嘴里打哆嗦。

 因为她们俩知道不是她们说了算,郑海鹏答应了才叫真的答应。万一郑海鹏很在乎姚欣怡跟苏晓刚在一起的五年的过去,你说她们俩给儿子答应下来也是枉然。

 就在老两口支支吾吾的勉强答应了姚向阳跟巫晓兰结成亲家的邀请之后,我的哥去,一直担心的郑海鹏反倒欣然接受姚向阳跟巫晓兰的请求,并主动接触姚欣怡。

 小两口一见如故,旧梦重温,很快进入各自的角色。

 给姚向阳跟巫晓兰的启示是,什么叫适合不适合,一直被姚欣怡不看好的郑海鹏,到了节骨眼下还不是被她们俩的父母之命给征服了。

 看来,对自己命运的把握,年轻人还是注重门当户对。姑娘能迷途知返,悬崖勒马的确出乎姚向阳跟巫晓兰的意料之外。

 按照他们老两口的盘算,苏晓刚即使拿走五百万银行卡也不可能一下子切底跟他们家姚欣怡断绝关系。藕断丝连,是姚向阳跟巫晓兰最不想看到的结果。

 不用说谁不在乎谁,或者说谁在乎谁。

 他们家姚欣怡在乎的是苏晓刚,在现实面前所谓的在乎同样被打脸。

 她们俩很感激郑海鹏对他们家姑娘姚欣怡的一往情深,也很佩服他们家姑娘姚欣怡在关键时刻能理清现实的残酷。你是选择强强联手,还是选择一人独挑生活的重担,幸亏姚欣怡能够理解她们俩的一番苦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