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商场如战场(第2页)

 苏筱羽对苏晓刚的失踪,心里总以为姚欣怡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经薛峰介绍说苏晓刚带走了姚欣怡的五百万银行卡,有了这么个线索苏筱羽就可以刨根问底了。

 东海市,姚欣怡正在电脑前查阅谢晓梅发过来的应对高盛集团公司奢侈品打折促销,对克利集团公司造成的损失情况。

 原来听郑海鹏说,高盛集团公司只是为了表示对他郑海鹏与姚欣怡的结婚典礼予以祝贺。

 所采取的促销活动,不但不予停止,反而在克利集团公司宣布以同等的方式,在东海市奢侈品市场打响促销潮的情况下,乃未收敛,反而变本加厉将促销时间延长到无限期。

 克利集团公司只有采取谢晓梅的办法,将属于钻石大王的人工钻石产品提高批发价。

 与高盛集团公司的同等产品,全部以高盛集团公司同等价格抛售市场。

 给高盛集团公司造成自食恶果、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结果,并没有引起马克姚普西纳的注意。

 她颇有一种不将克利集团公司打垮决不罢休的念头,继续保持降价促销的势头。

 不能否认,两家奢侈品大佬在东海市拼刺刀,给东海市老百姓带来实惠肯定是事实。

 长期以往,东海市的奢侈品消费大军,那些跳广场舞的大妈们,对促销潮好像并不感兴趣。

 人类心理活动,总是逆向思维较多。

 否极泰来,物极必反是人类生产生活的常态现象。

 对来自钻石大王称号的姚氏企业,人工钻石产品的坚挺价格不降反增,引起了她们的兴趣。

 东海市的大街小巷,大妈们茶余饭后总要评说来自钻石大王的人工钻石产品。

 "你说人家品牌就是品牌,整个奢侈品市场都在靠打价格战抢占市场份额,唯独钻石大王的人工钻石一枝独秀。

 人家不降价反而涨价说明什么?说明产品在全球市场销售属于信得过,过得硬的产品。

 如果不是因为产品质量无懈可击,谁敢在刀尖上跳舞,走不寻常之路?"

 "要我说除天然钻石之外的促销,皆是有问题产品。

 你不要说我说的信口开河,去超市看一看促销商品,有哪一件不是即将过期,或者长期积压产品?

 奢侈品市场打价格战,多半是过时的、有瑕疵的问题产品。

 要么设计款式过时,要么是产品质量有瑕疵。

 总之,有错买的,没有错卖的。

 特别像奢侈品一类的产品,如果是为了投资,我还是宁愿买贵地也不相信卖打折的产品。

 正常情况下的打折产品,多半是先涨价然后在降价,直到最后承认是有问题产品。

 商家打价格战的惯用手段就是打折,不要轻易相信一个商家靠卖不赚钱的商品来抢占市场份额,那样,我保准你会上当!"一群老人手里摇着芭蕉扇,坐在家门口的屋檐下闲聊。

 老城区就是这个样,若干年以后依旧青砖小瓦加红木柱子走廊。

 大夏天的有的是空调,老年人为了不浪费电,宁愿大晚上的坐在路灯下闲聊也不愿意呆在空调下躺着看电视。

 年轻人都在家吹空调,倒是老年人走出屋子跟蚊子打交道。

 老城区基本上看不到年轻人了,住在老宅基地的老房子的人,多半是老弱残兵。

 年轻人都住到新城区与时俱进的新户型房屋里面了,新的设计理念,新的装潢效果对年轻人更具有吸引力。

 哪怕再贵,还是免不了有人争先恐后去买,有的人家一家子都有好几套房子。

 买了再出租,靠赚取房租费来还房贷还是自己赚得多。

 谁让东海市是寸土寸金的风水宝地呢,大城市就是大城市。

 四面八方的有识之士,都集中在这里创业,在东海市名列前茅的首富没有一个是东海市本地人。

 为什么?还要问吗,本地人坐地起价,倒买倒卖就赚钱变富了,哪里用得着像外地人那样的半死不活的加班加点赚钱?

 坐在走廊里,手里悠闲自得摇着芭蕉扇的老太太们,你可别小瞧她们,都是国棉几厂的,国营某某厂的退休工人。

 五零后的正式工,退休工资少说在一万多,那还是在事业单位编制。

 如果是公务员,嘿嘿,退休工资没个两万多那就不算是正式的公务员。

 况且,在这帮老大妈人群里,多半是单身贵族。

 为什么呀?

 老伴死了呗!

 你说她们有花不完的钱,不去投资去干嘛?

 难道去等被电信诈骗来骗走啊?

 你还真的别说,五零后的城里人不问男女,只要活着的基本上都是有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