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真假难辨虚伪难分(第2页)
她们不想跟姚向群以亲戚关系作为来往条件,是因为姚向群个人生活杂乱无章,导致他们感觉跟姚向群交往,对自己的姚氏企业声誉有影响。
苏天剑后来被姚向群以苏天剑将巫小青搞进去的同样方式搞进大牢,最后,姚向群丢下她与苏天剑的孩子苏小三,毅然决然嫁给凯达尔市的亨德尔马克,姚向阳跟巫晓兰对此事躲避不及。
你说,在这种情况下的姚向阳跟巫晓兰还能帮助姚向群吗?
当然不能,因为她太反复无常了。
至于亨德尔马克,姚向阳后来接触过多次,感觉这个人还是不错。
在姚向群跟亨德尔马克有了第一个孩子的时候,姚向阳跟巫晓兰趁此机会上门道喜。
以示兄弟姐妹之间和好如初,在凯达尔市,让姐姐有个家的感觉,亲人的氛围姚向英内心里也得到些许安慰。
开始,亨德尔马克对姚向阳与巫晓兰还是彬彬有礼。
不用说他身边有个东海市的妻子,就他在东海市有过几年的官方委派的交流经验,就能在一般不了解东海市的人面前夸夸其谈,确实能蒙混过关。
或许,亨德尔马克能在他的凯达尔市的同胞面前自吹自擂自己是个东方通,别凯达尔市的同仁异口同声的认为他有两把刷子。
但是,他在真正地东海市人面前,也只能是满瓶不动半瓶摇。
有了马克姚普西纳与马克姚普西尼之后,姚向群对亲弟弟在凯达尔市的生意越做越大,越发倍感焦虑。
哟啊,说姚向群是为了羡慕嫉妒,我不赞成。
可能是因为她们家遗传因子在作怪,与从小受到的教育与众不同分不开。
妈妈为什么要对舅舅舅妈怀恨在心,难道自家人发扬光大对自己不是一件好事情吗?
至少,遇到困难了可以找他们求助一下,总比旁人要好吧?
直到长大后,他们俩才有所领悟。
事实发现并非如此,在他们兄妹俩的印象里,妈妈经常在他们兄妹俩面前提及对舅舅舅妈的不满。
包括对表姐姚欣怡的情绪化评价,令马克姚普西纳与马克姚普西尼早就埋下了对姚向阳与巫晓兰的仇恨的种子。
我们说,父母是人类启蒙的第一位老师。
言传身教,极为重要。
从牙牙学语,到长大成人,哪一点都比不上在一口锅里吃饭,一张床上睡觉的耳闻目睹亲历亲为更容易令人铭心刻骨在心。
对姚氏企业的绞杀,与姚向阳、巫晓兰年轻时候的巧言令色,巧舌如簧分不开。
你不帮忙就不帮忙,何必给人画大饼。
可能,是因为姚向阳姐弟三人经常受到当计生办主任的爸爸的熏陶,人前一套,背后一套的处事哲理遗传下来了,搞得姐弟三人互相利用,结果适得其反,反目成仇。
别看姚向阳跟巫晓兰表面看上去强横野蛮,不可一世,给人的第一印象是畏惧三分,惹不是躲得起。
其两口子为人处世除了吝啬之外,内心虚弱怯懦才是他们真正地实际生活状况。
就像这一次遇到高盛集团公司收购她们家姚氏企业一样,明知道是高盛集团公司在背后捣鬼,还是为了求稳,将开普敦天然矿产全部卖给高盛集团公司,显示出姚氏企业不为人知的懦弱的一面,色厉内荏。
还不如人家德克连安娜看得周全,既然是你高盛集团公司在背后下黑手,我就是不会按照你要求那样,按照你的计划去出牌。
要想得到我天然矿山开采权,你高盛集团公司得按照我的思路出牌。
否则,我宁愿卖给其他人家也绝不让你高盛集团公司得逞,如果姚向阳还继续让德克连安娜来处理的话。
可惜了,巫晓兰从中作梗,要不然姚氏企业也走不到今天这种被动的落败的地步。
或者,姚欣怡早将苏晓刚对她的提醒当回事,也不会听爸爸妈妈的话嫁给郑海鹏。
开普敦的家,是姚向阳十多年前就买下来度假的地方。
单独的一栋小洋房,五层高,包括地下一层车库。这里,常年有保姆看管着,姚向阳只负责提供看管小洋房的保姆工资。
这一次的开普敦之行,除了这栋小洋房之外,姚氏企业在开普敦的所有矿区全部高盛集团公司独家收购。
当然,价格不菲。
超过万亿的天然矿石矿区收购计划,超出姚向阳的预期。
如果是姚向阳自己开价,也不会有高盛集团公司那样的出手绰绰有余。
高盛集团公司布局在未来的三十年,而姚氏企业只顾眼面前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