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潜在的危机露出水面(第3页)

 

我们说,高情商的男人出门在外,从来不会缺女人,薛峰也不例外。

 

姨哥的高大帅气,从小就是薛峰的标配与崇拜对象。

 

以至于从小到大,薛峰什么事都成为郑海鹏的附庸。

 

只要郑海鹏倡导的,薛峰就必须积极响应。

 

例比如,初中的时候,郑海鹏就倡导几个人卖赛车。

 

当郑海鹏第一个将赛车买回来的时候,薛峰第一个响应,紧跟着苏小三、谢昊明、董长宇、郑志学几个纨绔子弟相继买了同样的赛车。

 

除了颜色不尽相同之外,赛车型号皆为一个品牌,一个厂家生产。

 

郑海鹏从小对他们这几个人就有一种压迫感,也不知道为了啥,薛峰她们几个人总喜欢在郑海鹏的带领下,有组织性的去集体活动。

 

于是乎,一支由青少年初中生组织的摩托赛车队伍,在东海市悄然兴起。

 

也代表着这帮富二代当时的风华正茂,敢想敢干。

 

她们的父母,在为这帮孩子具有超前意识的思维感到欣慰的同时,又不得不为他们这帮人的冲动之举创埋下的祸根来买单。

 

赛车撞倒行人,赛车撞到小轿车,赛车与摩托车相撞,还有就是赛车撞到骑自行车的人......

 

所有这些,都得家长为他们买单。

 

还算好,这帮人的家庭不缺钱。

 

如果像苏晓刚这样的家庭玩赛车,估计他爸爸妈妈想死的心都有。

 

我这么说现在大家应该知道当初的郑海鹏为什么每一次的同学聚会,总是要姚欣怡带着苏晓刚的目的了吧?

 

只是把苏晓刚当着他们这些有钱的同学之间作为取校的一个把柄而已,有了苏晓刚他便在女同学面前有了笑点。

 

没有苏晓刚到场,总不能他们几个互相揭短吧?

 

不是每一个同学都会听郑海鹏的,从初中到高中,这所学校里就读的都是权贵资本的子女就读。

 

且,这些权贵人家的孩子在他们这所学校属于重点培养对象。

 

苏小妹跟谢晓梅,包括苏晓刚、苏小三是因为他们的户籍所在地在本校辖区范围之内,不然呢,这所学校的大门他们都进不了。

 

谢晓梅自然是因为爸爸妈妈在官场叱咤风云了。

 

还有董长宇,人家爸爸妈妈都在东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上班,一个是院长,一个是妇产科主任医师,你说就凭她们俩身份,把自己儿女送到东海市市直机关中学读书,还不是一句话的事。

 

直至现在,薛峰见到郑海鹏还是跟小时候一样,言听计从。

 

可恶的是,他在郑海鹏的印象里是个举足轻重,办事一丝不苟的人。

 

来开普敦,曾经不止一次得到郑海鹏的欣赏。

 

你看看,姨哥将开普敦那么大的摊子交由自己打点,对薛峰来说那是多么极大的鼓舞和荣耀。

 

关键是将自己在东海市的年收入一下子增加到几十倍,上百倍,你说薛峰额能不好好给姨哥卖命么。

 

唉,只是在处理苏晓刚的这件事上,薛峰犯了大忌。

 

可以说,是薛峰用人不当所致。

 

喀拉呀刺玛就像他们几个人在东海市的初中时代一样,玩物丧志。

 

可能,这与家庭条件优越有关系。

 

现在,迫在眉睫的是,他姨哥郑海鹏还没有发现他在苏晓刚这件事上的失误,要想将所有的过错蒙在鼓里,趁郑海鹏还不知道自己先做一个天衣无缝的了断,唯一的办法就是让喀拉呀刺玛在开普敦消失。

 

做到这一点,即便苏晓刚活着,对他,对郑海鹏来说都是绝对安全。

 

只要,警察查不出喀拉呀刺玛,他薛峰就是安全的存在。

 

他薛峰安全了,预示着郑海鹏绝对安全。

 

这样,大家就像现在的姚欣怡一样,当苏晓刚不存在啰。

 

想到这里,薛峰不想再找其他人了。

 

因为一个人做事事一个人知那相当于铁门把关。

 

两个人做事两个人知,你只能保证你自己,却保证不了别人,因而两个人办事也只能是一脚就能踹开的木门了。

 

三个人做事三个人之,当做一件事有三个人知道的时候,那就相当于什么么也没有。

 

为什么?因为三个人知道的事,要想外边没人知道,他的成功率几乎没有,所有三个人知道的事相当于什么门也没有。

 

在处理喀拉呀刺玛这件事上,薛峰决定自己亲自动手,他才能保证绝对万无一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