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狩猎不是目的(第2页)
允许私人拥有枪支弹药,是这里的宪法明文规定。
主要是因为这里战乱年年升起,到处处在不安全状态下。
种族矛盾,家族地区之间的冲突年年都有,普通人家人人拥枪自卫,在农庄主这里习惯成自然。
薛峰是因为在东海市养成习惯,在东海市,私人拥有枪支那叫个犯法。
当然,到了国外作为外国人,他们同样有权利拥有枪支。
但必须和本地人一样,需要熟悉枪支保护与管理能力。
特别在允许使用枪支的范围内,在熟悉枪支使用情况下的法律法规方可发放使用枪支许可证。
听说有人要教会自己打枪,薛峰原本就具有冒险性格。
他们几个玩赛车的家伙,有哪个不想手里有一把枪?
倒不是为了想得到什么,干什么,像喀拉呀刺玛这样的想打猎就打猎,想射击就射击,那才叫个真的爽歪歪。
于是,他急忙说:"太好了,喀拉呀刺玛,你就给我准备一把双管猎枪吧,我要像你一样的去练练狩猎的本领。"
薛峰兴趣上来了,他知道,在这里你只要经济条件允许,买什么枪都可以。
但必须要经过拥枪前的考核与培训,这里,有专门售枪的机构为你一条龙服务。
从培训到拥枪前,你得须知相关法律条文在你考核结束达到拥枪标准时,才能予以出售,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随随便便拥枪。
"好的,亲爱的你稍等,我一会就到,今天我也开车去。"喀拉呀刺玛,只要听到薛峰的声音,她定会不顾一切的兴奋。
有人说喀拉呀刺玛对薛峰就像瘾君子遇到大麻一样,闻一闻就会上头了,不回避喀拉呀刺玛对薛峰的生理需求有了依赖。
男女之间有了第一次的默契,接下来就会有若干次不分你我的主动。
,何况,那是在开普敦,一个开放性的城市。
喀拉呀刺玛不缺钱,为什么一定要在郑氏企业找个秘书做一做?
你要知道郑氏企业在凯达尔市或许算不了什么,与高盛集团公司相比较,郑氏企业在高盛集团公司面前如同小巫见大巫。
关键是,郑氏企业在开普敦也属于外资企业。
就像克利集团公司在东海市上市一样,他们都属于外资企业,即便是东海市的人开的,乃因当下她们的身份发生变化而不得不选择现有的华侨身份。
外资企业对本国居民的吸引力就在于他们的高福利,高工资,高人性化管理制度。
喀拉呀刺玛在郑氏企业上班,关键是要拿一个在外资企业当秘书小姐姐的头衔。
再说了,薪资待遇是开普敦当地人垂涎三尺,挤破脑袋都得不到的工作,喀拉呀刺玛她为什么不去争取一下?
在本地同龄人中,喀拉呀刺玛争取到这份工作,在开普敦作为本地人,她可算是独占鳌头,出类拔萃。
就像东海市人,对自己被外国人看上或者说被录用都兴奋得不知所属,有的人,甚至不惜作出欺师灭祖的行为,也要在外国人面前做只会摇尾巴的哈巴狗一样,求得外国人的青睐。
以讨好老外为荣成为标配,不是东海市人的专利。
薛峰在喀拉亚刺玛的葡萄酒庄园,更是如此。
因而,喀拉呀刺玛对薛峰是随叫随到,百依百顺,这里面是有背景和原因。
喀拉呀刺玛为自己带上一支长管猎枪,为薛峰带上一支双管猎枪,带来几百发子弹,扔到自己的西尔贝豪车的后备箱上。
将西尔贝从车库开出,她直接来到大门口,薛峰开车等在马路边。
和上一次一样,他没有进入喀拉呀刺玛她们家庄园,而是每一次的来访,都选择带着喀拉呀刺玛离开她们家庄园。
有律师身份的人,经历太多。
以防万一,是律师待人接物的一种自我保护模式的开启。
他开始聘用喀拉呀刺玛的时候,就知道两个人不会有结果。
因为,他根本就不爱喀拉呀刺玛。
"亲爱的,我准备好了,我在前面开,还是你在前面开?"喀拉呀刺玛跟着薛峰,也学会了不少与东方人相关的礼节。
"这样吧,还是你在前面开,到了野生动物保护区,你还要跟那帮人打招呼,我就不去掺合了!"
薛峰今天的目的明确,一切坐等喀拉呀刺玛进入他布置的口袋阵。
另外,他特别买了好多像上一次喀拉呀刺玛喜欢吃的红肠火腿。
明知道火腿是野生动物保护区人提醒不予随身携带的食物,为什么薛峰这一次带的比上次还要多呢?我们不妨把这一个问题交给薛峰来回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