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活学活用的形式主义(第2页)

 在凯达尔市,他决定离开的那一夜,苏晓刚早就想好自己的退步。

 好在只要是老外身份,在东海市非常吃香。

 包括东海市大大小小的企业,都以寻找到外国合作商感到自豪与荣耀。

 可以毫不夸张的这么对你说,无论你是什么企业,只要傍上老外这棵大树,你银行贷款,个人集资,股东入股等等,那都不是个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东海市人,历来以崇拜老外作为自己的出发点。

 我们不得不说改革开放初期,老外的确能带给我们先进的科学技术。

 有条不紊的先进管理模式,以及超前的营商环境等等值得我们借鉴与学习。.白\马_书-院_ !首+发*

 到了苏晓刚他们这一代,已经没有必要了。

 但是,在人们脑海中形成的,以认识老外为荣的心理阴影,不但没缩小,反而逐年扩大。

 向外,向所有行业以外去延伸,去拓展。

 搞得生活在东海市的老外,进入东海市犹如进入天堂人间一样,他们不知道自己是谁了。

 几乎来自世界各地的老外,在东海市飘得没他们待的地方了。

 形形色色羞辱两性关系的行为,被来自东海市的老外流传国外,搞得现在的东海市在老外眼里,那就是个花与海世界。

 那就是个物欲横飞,能满足你所有需求的超大型城市。

 郑志学就是这样的,能代表大部分东海市年轻人崇洋媚外的群体。

 见到苏晓刚发出的寻求合作伙伴的信息,他第一时间认为自己机会来了。

 在郑志学对他发出邀请的时候,苏晓刚毫不犹豫,答应了。

 "好吧,在我们俩没见面之前,我想还是请郑董事长仔细阅览我的合作意向书上的每一项内容。

 既然你对生产集装箱房感兴趣的话,那么好吧,第一次我们俩的谈话到此为止。

 我想,现在应该给郑董事长更多的时间去阅览我的合作意向书上的详细内容。

 拜拜,郑董事长!"苏晓刚当机立断,他不想跟郑志学说得太多,言多必失。

 最好的办法就是用自己的方法,笼络和钓住郑志学的策略与计划。

 "好吧,很高兴认识罡小苏先生你,我会对你的合作意向书作出全面评估,放下手中所有事务,全面公关。

 我们全心全意的等候你的到来,祝你愉快,罡小苏先生!"郑志学挂掉电话,他心情不一样的开心。

 对大伯一家人生活在国外,回来一趟总能撼动东海市政府部门的相关领导。

 那个威风八面,趾高气昂,左右前后被人簇拥着的样子,令郑志学早就产生仰慕之心。

 每当他在电视台看到直播时心里总在想:如果有一天我也像咱们家大伯一家人一样,得到地方政府部门的重视,那该有多扬眉吐气啊!

 要说郑志学作为东海市的杰出青年企业家的称号,还真的不是他凭真才实学得来的。

 那可都是他爸爸郑国强,以及他妈妈姚向英跟现在的小妈雷小芬通过郑氏企业,给东海市每年纳税的关系,为他换回的一个突出青年杰出奖。

 郑氏企业那一会,还没完全宣布被郑志学继承。

 他是在获得杰出青年优秀奖章之后,才开始正式接管在东海市的郑氏企业。

 谁都知道,郑氏企业的源头工厂在凯达尔市。

 他的背后大财阀,即为高盛集团公司。

 郑大海于雷小青以及郑海鹏在海外的人际关系,带动了东海市郑志学的郑氏企业的发展。

 谁都知道,倘若郑志学失去他大伯的海外关系,凭借国内的那些订单,根本养不活郑志学的那些上千人规模的员工。

 曾几何时,郑国强为了获得巨额利润,他在去开普敦结算货款时,顺便对天然矿石感兴趣。

 这不,最后听了谢天罡的话,他将巨额货款投资在走私天然矿石上。

 结果因为手续不齐全,被海关查个正着。

 为了挽回损失,郑国强也是机关算计。

 直到因此事将巫小青打入大牢,总算为自己找个替死鬼,他才方以脱身。

 直到十多年后,巫小青从大牢里出来。

 由薛峰出面,来找自己打官司,郑国强才知道,所有这一切的背后,是一个吞并他跟巫小青资产的巨大阴谋。

 他跟巫小青同时入局,被人为的设计陷害了。

 当事人苏天剑,也就是巫小青老公,是为了家务事将巫小青以买家的方式,设计入局。

 然后,再以偷税漏税为名将她打入大牢,以达到报复,将她财产据为己有的目的。

 对郑国强,他们以帮忙解脱刑事责任的追求为借口,从中获得郑国强贿赂款几百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