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理发店里的较量

 谁都知道,一旦这位国外的大老板谈不成生意,预示着他们来年将上四休三,休息在家连基本工资都没有。^咸~鱼^墈_书~罔\ _哽!歆.嶵+哙?

 比起天天加班,一个月下来少说得有个万儿八千的薪资待遇。

 进入上四休三模式,一个月到底最多拿个两三千,老鼠也养不活。

 因而,工人们宁愿把自己累着也不愿意呆在家里休息。

 原因太简单了,休息没钱拿呀?

 上有老下有小,房贷车贷,加上人情世故,每个月少说得有个万儿八千才能勉强维持生活。

 你说公司一旦回到上四休三的轮流上班制,一个月最多也就挣个两三千块,能干什么?

 剩余的支出从哪里来?难道你让我我去拿网贷,高利贷吗?

 郑志学知道自己员工的难处,但不能眼瞅着自己服装加工厂吊死在高盛集团公司这一家企业的大树上。

 即便郑海鹏是他的堂哥,他也做不了高盛集团公司的主,哪怕他曾经信誓旦旦,大拍胸脯,以示说到做到。

 对自己堂哥的为人,郑志学再清楚不过了。

 从小玩到大,他们俩可算是形影不离。

 直到郑海鹏因为打了苏晓刚,连夜逃到凯达尔市,郑志学总算有了自己单一的想法。

 过着不再为郑海鹏鞍前马后的日子,对郑志学来说何尝不是一种解脱。

 当然,也是郑志学成长的开始。

 要不然,只要他跟郑海鹏在一起,他永远做不了自己的主。

 如果像公务员那样的可以带薪休假,有谁不愿意休假啊!

 郑志学。在准备苏晓刚来到他们郑氏企业服装加工厂来考察忙得不亦乐乎。

 苏晓刚也没闲着,他知道,如果自己一个人出面,不可能像在开普敦那样的瞒过所有人。

 在东海市,认识他苏晓刚的人不算多。

 除了姚欣怡的海景房,与克利集团公司周围的人,对苏晓刚耳熟能详之外。

 但凡那一会,与克利集团公司有来往的人和事,对他苏晓刚印象深刻。

 自己离开东海市才四年多一点,认识他的这些人中,不可能将他的长相忘得一干二净。

 他,还是想把自己打扮成凯达尔市居民罡小苏,在东海市出面比较得心应手。

 既然,东海市人是那么的喜欢老外,那自己就满足他们一回吧。

 为使自己更接近与外国人的罡小苏的形象,他打算将自己造型与外观先来个外国化。

 于是,他一个人走到大街上,东张西望。

 似曾相识的地方,四年之间变得面目全非。

 原来的菜市场,现在是一处高耸入云摩天大楼,成为东海市的博览中心。

 原来,是姚欣怡的克利集团公司门店的地方,现在已经焕然一新,成为高盛集团公司旗下门店。~g,g.d!b`o`o`k\.¢n*e_t^

 看到这种情况,苏晓刚不禁感叹的摇摇头:"姚欣怡,你这个不知好歹的东西,可曾记起我对你圈出的高盛集团公司门店,在你门店周围的暗示?

 当初,你是怎么对我不屑,现在就有多么的悲惨。

 我,不相信你和你的家人这一会不后悔。"

 他走到一家理发店门口驻足观望,不贵,染发满头只有六百。

 既然明码标价,那他就没什么好担忧的。

 "你好爸爸,请上座。"理发店大门口站着的是一位染着黄头发的小伙子。

 见他就喊爸爸,我去,可把苏晓刚乐坏了。

 既然是装逼,那就得装谁得像谁。

 他是谁呀?有那么老吗?

 我去。这家伙居然叫我爸爸,为了赚钱,东海市人啥时候变得卑躬屈膝了?

 对,要有绅士风度。

 他,现在可不是什么苏晓刚,他是来自凯达尔的罡小苏。

 想到这,苏晓刚假装听不懂,并用英语对他说:"先生,我没听错吧,你看上去得有十八九岁,我才三十出头,你就称呼我为爸爸,难道是因为我长得太着急了些?"

 接待他的小伙子英语半生不熟,只能简单的交流。

 他断断续续的解释给苏晓刚听:"哦哦,先生误会了,来我们店里消费的男客户,所有店员一律称呼他们为爸爸。

 女顾客称之为美女,如果你是女顾客,甭管你长得疤麻赖丑,我们所有店员一律称呼为美女小姐姐。

 称呼,只是我们店里的规定,与顾客本身相貌造型没有关系。"

 见得苏晓刚是个外国人,理发店的男男女女一下子涌过来。

 好处,即是她们这些人中,都能说几句英语。

 跟苏晓刚进行简单的日常用语交流,他们中没有一个人会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