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难兄难弟(第2页)
带头整理,清除车间、厂房每一个角落的清洁卫生情况。
今晚,就当我郑志学给大家这一个礼拜以来在工作上的肯定吧!
从凯达尔市来的投资方,考察人员明天就来我们郑氏企业的服装加工厂进行实地考察。
明天一大早,我会第一个到公司报到。
成败在此一举,这位外国投资商对我们郑氏企业来说,至关重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当然,对东海市的改革开放会进一步注入新鲜空气。
不过,我并没有向市政府相关领导公开这件事。
因为不成熟,公开了不成功,郑氏企业将成为东海市领导班子人嘴里的笑柄。
大家都知道,跟我舅妈是亲姐妹关系的巫晓芬进去了。+卡?卡·小+税?网\ /哽_新?蕞\快¨
她丈夫谢天罡将巫晓芬牵连,是我郑志学的一大损失。
至少,在东海市,我们缺少了来自官方上的实力派支柱。
我们说,当一家企业,在某一个地方的生存环境失去背景支撑时候,他能依靠的只有用实力来说话。
我们不能眼睁睁看着郑氏企业在我郑志学的手里,一天天随着世界服装行业的波动而动荡不安。
郑氏企业的自主产业是服装加工业,服装加工业的主导地位是设计与款式搭配。
郑氏企业的设计部,他们都很优秀。
来自全球各地的服装设计理念,都在我们的设计部的班子之内。
即便如此,我们每年的订单,还是要依赖我们家大伯在海外与高盛集团公司之间的关系。
对郑氏企业来说,整个企业命脉都被来自国外获得的订单企业公司掌控。
他们坐享其成,过着过水肥田日子,年复一年。
郑氏企业获得的利润,在经过层层级级盘削之后,能让给我们得到的,皆为他们认为已经无法再实施榨取的地步施舍。
如果郑氏企业的服装加工厂,丢掉服装设计这一关节,我想,郑氏企业连生存的空间都不会有。
不满诸位,我对郑氏企业就这样延续服装加工业走下去,看不到一丁点希望。
对郑氏企业的未来向什么方向发展,我没有信心。
我现在如果再继续维持原有的服装加工业,我不是说服装加工业将来的发展不是不可以,而是要掌握属于自己的主动权。
要想郑氏企业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具有属于自己的固定客户给自己下单。
而不是像现在的郑氏企业,专门靠别人施舍订单,来养活郑氏企业,这与你在大街上乞讨的人有什么区别?"
郑志学酒过三巡,夸夸其谈。
都说三代不离舅家门,姚向阳在给姚氏企业领导人开会的时候,也有废话连篇,长篇大论的习惯。
以至于郑志学从小也没经过这位富豪舅舅的因材施教,却从长相与个人爱好上基本上延伸了姚向阳身上的所有坏习惯。
不过,有一点还是值得欣赏的地方即是,舅甥俩都有一颗不服输的积极向上的心态。
"郑总,如果郑氏企业这一次市场转型获得成功,我想,我们原有的服装加工业员工何去何从?
是让他们跟着转型,经过培训升级,重新获得新的岗位呢,还是让他们就此下岗,与原来的郑氏企业道别!"
问话的是工会主席,别看工会主席在郑氏企业只是个光杆司令。
平时,郑氏企业的员工们,戏称工会主席为树桩戴帽子算个数的人。
打着为普通员工伸张正义幌子,干着维护公司与员工之间的桥梁作用。
可是,正常情况下的工会主席这个位置,就是挂靠吃饷无所事事的一群靠企业供养的关系户。
你不去想一想,工会主席的薪资待遇,也是从企业老板手里获取
与老板之间,他们是既得利益的群体,能帮助员工解决实际问题吗?
大多数时间,他们还是以解决员工的合理要求为主导,摒弃弱势群体对公司老板形成的负面影响,去讨好公司的老板。
不过,他现在提出的问题,却是为了所有的郑氏企业员工着想。
自然,也包括他在内。
作为公司普通员工,最害怕的是公司倒闭。
"这个问题,呵呵,我还是真的考虑过。
从服装加工业转型为集装箱房生产企业,在员工培训方面是道难题。
有志者事竟成,我想如果对郑氏企业怀有情感不愿意离去的情况下,我想只要我们所有员工定下来认真学习,所有事都不是个事。
就像我们每年从中介公司、劳务派遣招收的新员工一样,培训时间也大不了一个礼拜左右就上流水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