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穷则思变变则通
苏晓刚对二刀巴子这方面努力与忠诚度,还是满怀信心。
从二刀巴子跟他相处之道得出,除了郑海鹏花钱要他们帮助获得苏晓刚的檀香木护身符,是对苏晓刚的最大背叛。
可那时的苏晓刚,跟他也不过是一面之交。
更何况,像这样的一面之交,是建立在仇家的基础之上的呀!
我去,苏晓刚的做法,正是二刀巴子求之不得的一件事。
苏晓刚在二刀巴子内心里,虽然惹不得,但苏晓刚这个人直爽。
没那么多花花肠子,与这样一种性格的人相处,当事人活得没那么累。
可想而知,比苏晓刚遇到二刀巴子更要幸运的是,二刀巴子从睡梦中笑醒。
苏晓刚何止是他的哥们,简直就是他生命中的贵人。
人生中最让人开心的一件事,莫过于在自己只需要帮忙的时候,有人给你抛来了橄榄枝。
有求必应,对苏晓刚于二刀巴子来说,彼此都有一种视对方为自己命运中的贵人一般。
今日,东海市晴空万里。
蓝蓝的天内空中,偶尔也会飘过几朵如同水蒸汽一样升空的乳白色云雾。
五月份的南方,日平均气温在二十六七度左右。
二刀巴子带着一队人马,开着劳斯莱斯带队,后面皆为千万以上的品牌轿车三辆。
由豪华车队组成的,凯达尔市的华裔侨民罡小苏先生带领考察人员,浩浩荡荡开往郑氏企业在东海市的大本营板胡镇的开发区,沿海路三百一十三号。
原来的郑氏企业服装加工厂在梅河区,后来因为搬迁,被迁移至东海市的沿海路。
即在去东海边与东海市之间,也就是说,已经到了板胡镇的范围之内,但离海边码头还有十多公里路程。
郑志学为此准备一个礼拜,经过他本人的严格检查验收,但凡不满意的地方,绝对重新修改到他认为的满意为准。
然后,才打电话邀请罡小苏先生过来。
今天的郑志学,青春焕发。
深蓝色西装笔挺,配上白色衬衫,系上天蓝色斜杠与白色交叉领带,擦得铮亮的黑色皮鞋,走起路来尤为威风凛凛。
穿西装原本就会增加人的气质与精神焕发,何况,郑志学也属于年轻穿着力壮的大小伙子,比起苏晓刚,他小两岁。
是姚欣怡跟苏晓刚谈崩了,要不然,苏晓刚跟姚欣怡结婚生子,他郑志学就是他们家孩子的表舅舅了。
公司正常运营,只是工人上下班变得上纲上线,有板有眼。
平时那种冒冒失失,丢三落四的习惯,至少在凯达尔市的外商考察阶段不会出现。
大门口,郑志学没有举行像接待市政府相关领导来视察的那样,敲锣打鼓,鸣鞭放炮,欢声雷动。
他知道国外人不喜欢虚情假意,那样耗费人力物力的欢迎仪式。
大伯他们回来一次,从来不讲究要举行什么欢迎仪式。
只有东海市那些领导,为了给自己搞些形象工程。
政治业绩,故意夸大其词,大声喧哗的目的就是在虚张声势。
他只是带着人在大门口提前恭候,以示对对方的尊重。
随着车队浩浩荡荡的开进郑氏企业的服装加工厂大门口,保安提前敬礼。
为其打开大门,并指挥车队停在公司厂区停车车位上。
一切如行云流水,无拘无束,自然而又放松。
不能不说郑志学在这方面还是对国外来客有所了解,他原本用于接待外国人的标准,却不知不觉猜中了苏晓刚的心怀。
这家伙一直是个实在人,喜欢从实际出发,干一番属于自己的事业。
至少,他不认为自己就像姚向阳与巫晓兰夫妻俩口中说的那样,跟她们家姚欣怡是门不当户不对。
他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征服姚向阳跟巫晓兰夫妻俩,让那些曾经看不起自己的人,认为自己这一生就是吃软饭料子的人闭嘴。
他不知道的是:如果他经过东海市官方登记自己是来东海市投资的凯达尔市的身份,不用说给他划一块要多大就有多大的厂房了,还能给他至少先免去至少两年的各种税收。
市政府对外来投资,由市政府副市长亲自挂牌上阵。
哪里还需要像郑志学这样的人物出面,可能今天来陪苏晓刚的,哦,不,我们应该称之为罡小苏了,至少是市政府的副市长亲自陪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