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穷则思变变则通(第2页)
起码得有十多家电视台,紧跟着来报道和采访,那场面定将轰动整个东海市,苏晓刚想瞒也瞒不住。
幸亏,他不知道东海市市政府有个招商引资办公室;
东海市招商引资办公室,也没登记过凯达尔市有什么人,什么公司要来东海市搞什么集装箱房投资项目。
不然,郑志学就没机会遇到苏晓刚这样的投资者了。
所以,我们说有些事你是刻意去安排也没那么巧。
无意之中,他还能碰到无巧不巧的人和事,比你想象中的要好得多。
也不知道,东海市的那些招商引资办公室的是不是吃干饭,还是上班玩手机打游戏
人家郑志学,能在电脑上看到苏晓刚在东海市寻找合作伙伴的消息,那些专门干着招商引资的人员,却一个个如同睁眼瞎。
要么是铁饭碗,大锅饭养肥的都是游手好闲的人。
在个人网页上,公开了自己寻求合作伙伴的信息,从这方面实事求是的讲,不是自己的事,大家都不会那么的重视。
可能,这就是为什么要大包干的原因所在。
公有制,大家都吃大锅饭。
偷懒耍滑,什么样的人都会风至蝶来。
私有化了,大家都知道自己是在给自己干活,就不得不认真对待了。
市政府负责招商引资人的不作为与不负责任,成就了郑志学与苏晓刚今天的考察。
苏晓刚坐在第二辆车子上,郑志学跟在保安后边,以为是第一辆车子,谁料想从第一辆车子走下来的是二刀巴子。
二刀巴子下车子之后,他对着郑志学等人露出一种难以捉摸嗤笑。
接下来,用手整一整身上的西装笔挺,又顺手将领带结校正一下。
接着耸耸肩,干咳两声:\"咳咳\"。
然后,慢条斯理的迈着稳健的步伐,径直走到第二辆车子车门前,弯腰躬身,用手做出遮挡车门上边的动作。
接下来,才小心翼翼的用另外一只手打开车门。
\"董事长阁下,郑氏企业的服装加工厂已到,请您下车!\"
二刀巴子的兄弟们,分别站在车门的两边,一个个直挺挺样子,西装革履,威武霸气帅。
我去,就这场面,郑志学的服装加工厂的工人们见了,无不为之啧啧称赞。
人都是这个样子,见得威武霸气帅的人,人人都投以羡慕的目光。
明明知道,跟自己半毛钱关系也没有,但始终改变不了人们对权威,富贵的跪舔与羡慕。
冷不住踮起脚尖,翘首以盼。
倒不是寄希望于郑志学的服装加工厂,而是指望这位从凯达尔市远道而来的罡小苏先生,能带给他们满满的福气才气喜气人气。
\"欢迎罡小苏先生光临,这位是我们的郑氏企业掌门人郑志学董事长,东海市十大杰出青年代表,荣登东海市纳税大户的人气榜。\"
郑志学的秘密书,携同保安队长王海波,生怕罡小苏不知道他们董事长郑志学来历似的,主动上前介绍,献殷勤。
罡小苏正要接过郑志学伸出来的右手,二刀巴子眼疾手快,他冲到郑志学面前,对着罡小苏介绍说:\"您好,郑董事长,这位,是我们凯达尔市集装箱房投资公司的创始人罡小苏先生。\"
罡小苏这才接着郑志学的手,两个人相对一笑:\"你好!\"
\"呵呵,你好,郑董事长。
久仰郑董大名,莫非在我们凯达尔市的郑氏企业的总部,和你们东海市的郑氏企业同为一家?
如果是这样,算起来郑董事长要让我先来一步东海市了啊?\"
罡小苏微笑着,热情而又倍感好奇的问郑志学。
\"呵呵,谢谢罡小苏先生对郑氏企业的特别关注,凯达尔市的郑氏企业服装加工厂,正是东海市郑氏企业的总部。
要说郑氏企业发展根基,将凯达尔市作为郑氏企业起源是种误导。
因为郑氏企业的起步,在东海市,他的创始人是我移居凯达尔市大伯一家人在东海市创立。
后来,未来发展需要,郑氏企业总部随着大伯一家人,定居凯达尔市而迁移至凯达尔市。
在东海市,属于郑氏企业分厂。
我是分厂的继承人郑志学,热诚欢迎罡小苏先生及随行人员,来我们郑氏企业的发源地东海市考察。\"
说完,郑志学带头开始鼓掌。
紧跟着一群人“啪啪啪”开始跟着郑志学鼓掌。
他们由王海波带领的保安,略微介绍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