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穷则思变变则通(第3页)
王海波被郑志学保下来,他手下的小兄弟有三个人参与打人的人,分别获得拘留,一年,一年半不等的刑事处罚。
这些人出来,继续来到郑志学这里上班。
那是因为郑志学在聘用他们时,有合同承诺书在手。
上面白纸黑字明文规定,只要在布莱恩德大酒店,因为维持公司规章制度遭遇意外伤害的。
根据情况严重,由公司承担医药费误工费,包括人身伤害的损失费用等等。
王海波依据合同规定,跟郑志学谈条件。
保安打人,的确是按照公司规章制度来执行,酒店规章制度在保安个人过激行为实施在先。
也就是说,姚向阳于巫晓兰、巫晓芬三个人被打,是因为由郑志学布莱恩德大酒店,设计的规章制度存在诸多诟病。
从而导致保安,在执行过程中发生打人事件。
郑志学不但赔偿了,被刑事拘留于负刑事责任的三个小保安服刑期间所有费用,并为他们家庭遭受不必要的伤害与损失予以经济补偿。
自然,刑满释放之后,这些人继续来到郑志学的布莱恩德大酒店上班。
给他们的教训就是,即便公司有规章制度,但也得因地制宜,灵活运用。
量人对汤,看人脸色行事。
要掌握灵活应用各种公司规章制度,包括法律法规,这才是他们这些人要学习的地方。
任何一种规章制度与法律法规,在指定的·条条框框规定面前,始终都是爱莫能助。
他们知道了规矩,不是为自己量身定做。
而是为了他们的方便,为别人量身打造。
这就是现实中的人们,为什么抱抱怨怨、为什么规矩总是对底层有用,而对上层建筑领域的人,却熟视无睹的种种缘由。
郑志学见到罡小苏,并没有对他的海外身份产生怀疑。
像二刀巴子一行人,郑志学将他们早已经甩到脑后。
对郑志学来说,像二刀巴子于苏晓刚这样的人物,哪怕曾经跟他有过什么过激,也没时间去记忆。
或者说,回忆这些拿不上台面的事。
能与郑志学等人针锋相对的,只有像高盛集团公司与克利集团公司在东海市的市场竞争,那才叫刀刀见血。
商场如战场,郑志学跟着郑海鹏,入股高盛集团公司。
哪怕以牺牲姚欣怡的克利集团公司为代价,他都毫不犹豫。
谁不喜欢钱,又有谁能与钱过不去的。
至少,他郑志学做不到。
罡小苏见到郑志学对他于二刀巴子等人并不在意真伪,或者说曾经有过什么记忆。
他只知道罡小苏带领的这一帮人,是从凯达尔市飞到东海市来了。
服装加工厂,从大伯手里讨要订单郑志学已经感到危机。
以最快速度,将郑氏企业的服装加工转型,是郑志学迫在眉睫的事。
罡小苏提供的这机会,他是无论如何都不能放过。
呵呵,罡小苏心里好笑:我去,如果我将我的真实身份告诉你郑志学,包括跟着他的二刀巴子手下的这一伙人,估计郑志学早吓得屁滚尿流。
哪还有心思,摽住他们谈什么集装箱房生产与合作。
假如,在告诉郑志学,他罡小苏为了获得这次合作成功,从东海市二手车市场租借三辆豪华轿车,每天只需要三千块,估计郑志学知道了要气得吐血。
二刀巴子这帮人,在二刀巴子的反复培训下,原本这帮人气质就不输任何人。
被人瞧不起,是因为他们没有正行正业。
整天跟着二刀巴子打打杀杀混日子,人们知道后,对他们这些人予以鄙视,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如果这帮人走正道,找一份属于自己的工作,哪怕是做牛做马也是值得人们敬仰。
在东海市,人们的传统习惯是看不习惯游手好闲的人。
为人牛马,证明你还有被利用的价值。
如果你连做牛马的机会都没有,那只有两种可能,一是你高就了,有出息了,脱离做牛马的阶层,走向辉煌的人生金字塔尖。
这就是所有为人父母的人,期盼的那种人中龙凤。
另外一个就是你废了,什么也不是。
好高骛远,不思进取。
从躺平开始,企图通过躺平的软抵抗性质,来改变整个社会的现状,最后才发现你是多么的幼稚。
因为你的承受能力,并不等别人的承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