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出发(第2页)
莫老弟你和他们不一样,据我所知,今年之前,莫老弟从未接触过这类学问,却能在短短三月内入门《皇极经世》,更学会了倭话,已经是资质非凡了,要知道,今年年初共有二十余人得授这门《皇极经世》,入门者只有莫老弟一人而已。”
莫从烽不禁笑道:“陈兄过誉了,年初时陈总兵召集我们并将《皇极经世》抄本分发给我们的时候,那些江湖侠客我都见过,要么年岁过大,恐怕记忆衰退,要么是门派支柱,整日忙于庶务,恐怕精力不济,我不过是占了年轻也无甚事务的便宜。”
说罢停下手上动作,瞥了一眼陈于发,随口恭维一句,“若是陈兄这等高才,只要肯花上月余时间学这《皇极经世》,定能登堂入室。”
陈于发不禁面色一红,讪讪笑道;“实不相瞒,莫老弟,这《皇极经世》我已学了接近一年了,可是还是觉得云里雾里……”
莫从烽吃了一惊,将手上纸笔收起,打断道;“一年时间,陈兄早知今日,我还道此次刺探倭国情报是今年年节时候,露梁海战大捷的庆功宴上,陈总兵临时起意而为之的。陈总兵选拔并整训江湖侠客用了三个月时间,原来陈兄弟一年前就开始学习《皇极经世》了。”
陈于发不由的心中暗赞,莫老弟果然心思机敏,“是的,这也不是什么秘密。据我所知,莫老弟你们是在万历二十一年,也就是祖承训将军的败讯传回中原的时候入朝御倭的,那一年,江湖豪杰们纷纷北上跟随李如松将军入朝御倭的盛景实在令人神往,愚兄也是敬佩非常,平生一大憾事就是未能和众位江湖好汉一起参加碧蹄馆血战。
真是可惜啊,一年前我才跟随陈总兵入朝作战,那时候我是陈总兵身边的一名亲卫。
陈总兵在奉诏出兵朝鲜的路上,接到了前线的战报,得知了倭国在经历前次大败之后,在朝兵力仍有十数万众,军队披甲率更是达到了六成以上,还装备了一定量的火器,陈总兵着实吃惊不小,要知道我军虽然在火器装备方面优于倭国,但是赴朝总兵力也不过六万余众。
倭国之前在我们中原人的心目中不过撮尔小国,即便嘉靖朝有些许倭寇犯我沿海,于我们而言,也不过是芥肤之藓,但是此番倭国进犯却是非同小可,从战斗力,总兵力等各方面来看,倭国将成为我大明的心腹大患。
陈总兵虽不怯战,但也忧心忡忡,夜不能寐,因为我们对倭国了解的太少了,倭国除了在朝的十余万众,还有多少兵力可能抽调,倭国的政局如何,倭国和我们的战争能支撑多久,我们一无所知。
自从嘉靖朝的海禁一来,我们就不再了解倭国了,虽然中间有隆庆元年的隆庆开关,但是我们都知道作用微乎其微。我们已经接近五十年不曾了解倭国了,所以陈总兵那时就产生了刺探倭国情报的想法,那时候陈总兵就开始着意挑选这次行动的人员了。”
“原来如此,我记得那是露梁海战战后,我们这些江湖人士正分散至各军处,协助军队扫除残余倭兵,对抗倭国,甲贺伊贺忍者。
突然收到陈总兵召唤,邀请我们参见一场庆功宴会,远在异国他乡,也正好一起过年,在年节的那场庆功宴会上,众人酒酣之后,陈总兵单独召见了我们这些残存的江湖人士,也吐露了他的对倭国威胁的担忧,决意选择一批江湖好手偷渡倭国刺探情报,我们也是被陈总兵的家国情怀打动,才愿意参加这次九死一生的行动。今日才知原来陈总兵早有谋划。”莫从烽淡淡说道,“对了,不知陈总兵与陈兄的关系是……”
“陈总兵是我叔父,我父亲是陈总兵的兄长,我幼年丧父,叔父将我送到少林寺学习武艺,后来跟随叔父从军。”
“陈兄请节哀,令尊如若泉下有知,也一定会以陈兄为豪。”
“咱们江湖儿女,哪里会在意那么许多,做人做事只要侠义为先,求个问心无愧,此生就足矣了。如今国事倾颓,正是我等奋勇当先,报效国家的时候。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幼年之时,常常听家中长辈说些侠义故事,最令我钦佩的还是前朝助守襄阳的郭杨两位大侠,郭大侠有句话最是激励后人,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实乃我等江湖人士此生榜样。”
“是啊,嘉靖朝时,倭寇流毒于沿海,不知道多少百姓黎民遭受毒害,倭国与我中原实在是仇深似海,万历二十年倭国又入朝攻我,闻得祖承训将军的兵败,江湖震动,故此无数江湖门派皆派出大批高手自发北上御倭,江湖儿女本都生性自由,不受拘束,但却有这等拳拳报国之心,可见郭大侠的八字箴言影响深远。”
莫从烽不由得继续叹道,“只可惜现如今武林落寞,自从三四十年前令狐公子退隐江湖之后,江湖上再也没有出现过郭杨两位大侠那样的绝世高手。郭杨两位大侠哪一位不是千军劈易,万军取首的绝世高手,如有郭杨这样的高手,碧蹄馆一战我等也不会战的这般辛苦,五岳剑派中最强的恒山剑派虽是忠勇义烈,奋勇当先,以至于赴朝高手损失殆尽,其余各派虽然不至于全殁,但也损失的七七八八。
碧蹄馆战后,我方知人力有时穷尽,面对万骑冲锋,哪怕是江湖上成名已久的一流高手,真气内力耗尽也要死在骑兵枪下!”
“那些倭兵也着实勇悍,武士个个状若疯魔,甚至无惧火枪火炮,还有一些甲贺伊贺忍者混入其中,趁机偷袭,给我军造成了不小损失。此次我军能轻易击败倭国,也有传言中倭王丰臣秀吉病危,倭国出了这等重大变故的原因,否则虽然我军必胜,但是战事难免迁延日久。
即便传言为真,将来倭王重立,或许还会发兵前来攻朝。倭国将来或会成为我国心腹大患,咱们这次任务事关重大,绝对不容有失。”陈于发面带忧色的叹道,“外有如此强敌,内有忧患重重,国家危亡,正在此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