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西东拉面土豆丝

第3节(第3页)

 汪露曦好像终于能畅快呼吸了。

 赶紧深吸了两大口。

 汪露曦:[你睡到下午?]

 袁北:[空调太冷了,起来关一下。]

 言外之意,他还打算继续睡的。

 什么凡尔赛言论。

 汪露曦:[]

 汪露曦:[闭嘴啊你!]

 袁北很听话,真就闭嘴了。

 汪露曦握着手机等了一会儿,没等到下文。

 她只好再次找话题开口:

 汪露曦:[你到底是做什么的啊?今天不用上班吗?]

 隔了一会儿。

 袁北:[待业中。]

 汪露曦:[所以昼夜颠倒?]

 袁北:[嗯。]

 汪露曦:[好幸福。]

 袁北:[你对幸福的理解真深刻。]

 汪露曦噗嗤一声笑出来。

 同行的奶奶问她,要不要去胡同里的小店买瓶水?汪露曦摆摆手。她一个人坐在路边石阶上,埋头敲字。

 汪露曦:[我上午给你发了很多消息,竟然没有吵醒你?]

 袁北:[睡觉静音。]

 汪露曦:[那你现在看一下。]

 袁北:[看到了。]

 汪露曦:[还有语音,记得听喔。]

 那条长达15秒的语音条。

 汪露曦等啊等,终于等到袁北的反应。

 在她意料之中,他回了个“?”

 汪露曦:[hhhhhhh,我家那边不说儿化音的,我学得怎么样?]

 她回想起昨天和袁北聊天,袁北绝大部分时间都是说普通话,只是偶尔一些时候,比如随口的回答,还有一些小小的口癖,会带着北京话慢悠悠的腔调,那慵懒松泛的劲儿,就像夏日傍晚时,夕阳将落不落,热度终于下沉,晚霞铺在身上的余温。

 汪露曦真心夸赞:[北京话真的很好玩。儿。]

 袁北并不为这句奉承买账:[我更希望别人说我没有口音。]

 汪露曦强调:[分明就很好听!]

 她在心里又学了两遍,dàshilànerdàshilàner

 但貌似不得其法。

 想让袁北来个标准的。

 人又不见了。-

 晚饭,团餐安排吃老北京铜锅涮肉。

 涮肉最讲究的是要用紫铜锅,加热靠木炭,至于锅底,所谓“清水一碗、姜葱两三”,不加其他调味,主要是吃羊肉的新鲜,蔬菜的经典搭配则是豆腐、粉丝和白菜。

 照例,相机先吃。

 汪露曦把餐具摆正,用拍立得拍了一张留念,又以同角度用手机拍了一张,拿来发朋友圈——羊肉片下锅,升腾起蒸汽,蘸料小碗里是芝麻酱,上面用红色的腐乳汁写了一个“福”字。

 辣椒油是上桌前现做的,不是用细细辣椒面,而是干爽的辣椒段,热油一激,根本不辣,但是特香。

 袁北再次回消息时,汪露曦已经吃撑,这会儿正对着一块芝麻火烧纠结。

 她实在是吃不下了,但来都来了,该尝的,她一定要尝。

 一番思想斗争之后,到底还是咬了一口,芝麻酱的浓郁香气瞬间溢满舌齿。

 吃完这顿饭,感觉整个人都变成芝麻酱味的了。

 汪露曦:[我以为你又睡着了!]

 袁北:[没,下楼拿快递,丢垃圾。]

 汪露曦:[你住哪里啊?自己住吗?还是和爸爸妈妈?北京房子是不是很贵啊?]

 袁北:[又查户口了。]

 汪露曦撇撇嘴:[就是好奇。]

 片刻。

 袁北:[东边。]

 东。

 东是哪?

 汪露曦实在不适应北京习惯“南北西东”的说法,明明前后左右更方便嘛!今天早上看升旗的时候被安保人员提醒从东边进,她就有点懵,原地转了好几个圈儿。

 吃饱喝足,饭桌上很热闹。

 旅行社安排了专门供司导吃饭的地方,晚饭时间,导游并不与游客们在一起,这就给了大家吐槽的机会。

 其实也不是对这家旅行社有什么不满,正如白天大家反映的那样,普标多人团,这样的安排符合业内标准,只是在游客看来,不论吃饭还是游览,都有点走马观花之感。

 闲来无事,汪露曦一边吸着酸梅汤,一边将大家遇到的问题转述给袁北听。

 汪露曦:[有什么解决办法吗?]

 袁北:[北京本来就这样,没什么好玩的。]

 汪露曦:[但旅游嘛,不就是从自己住腻的地方,到别人住腻的地方。]

 汪露曦:[不是说这些著名的景点不好,我只是更想去不那么商业的、生活化一点的地方,想体验一下首都人民的日常生活,嘿嘿。]

 袁北这时又展示了一个半吊子导游的专业:[哪个城市都一样,想要深度游,如果不是朋友引路,就只能找私人定制,导游全程陪同。贵,没必要。]

 然后又补一句:[北京以后有你体验的,最好不要太早。]

 帝都的压力与节奏,到时候不要抱怨不要哭。

 汪露曦显然不信邪,并对自己未来的生活抱有无限期待。

 汪露曦:[以后的事情以后看嘛,我还是想先过好这个暑假。]

 她的重点还在袁北说的“深度游”上。

 私人定制,她之前也有了解过,旅行社的网页上有这样的项目。

 这种旅行模式确实能玩到这个城市的边边角角,不仅限于那些知名的、拥挤的景点,而是穿梭于本地人常去的地方,比如不起眼却好吃的小饭馆儿,晚上吃饱遛食儿会逛的小公园。在汪露曦的认知里,这些边边角角,才能瞧出一座城市真正的色彩。

 不过也有缺点。

 贵只是一方面,私人定制一般需要导游和司机全程陪同,吃与住,玩与行,接触更密切,如果和司导相处不来,那就不是旅行了,而是上刑。

 其实袁北说的没错,最好,有个本地朋友带路,一切问题通通解决了。

 她看着屏幕上袁北的头像,发着呆。

 很久。

 手指翻飞,敲字。

 汪露曦:[袁北,]

 汪露曦:[你多少钱?]-

 袁北没回。

 他正在拆快递。

 当苦力的报酬——发小给他的新鞋,要检查一下,然后规整放好。

 透明的亚克力收纳柜,整整齐齐,一格格排列着,铺满客厅一面墙。每个格子里的每双鞋,他都能讲出来历,什么时候来到家里的,在哪里收来的,其中辗转多少辛苦

 袁北往后退了两步,好欣赏鞋墙的全貌。

 成就感。

 再拿起手机时,就看到汪露曦发来的消息,她非常怪异且正式地喊他大名,后面还跟了一条“已撤回”。

 袁北:[?]

 袁北:[撤回什么了?]

 对面一直在输入。

 袁北等了又等。

 他其实没那么旺盛的好奇心,特别是对一个思维跳脱、横冲直撞的小姑娘,只是看她这架势,跟编小作文儿似的。

 他倒要看看她想说点什么。

 十秒。

 二十秒。

 半分钟。

 终于。

 汪露曦:[没事。]

 汪露曦:[我就是想问问,你推荐去哪里买北京特产?]

 ?

 ??

 袁北:[]

 袁北:[网上。]

 作者有话要说

 谁是鱼钩谁是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