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渤海古楼事件

“1983年,也就是在南海鲛人事件的三年后,我们又有了新发现。”

 关于1983年发生的怪事,邵观易详细跟我和骆紫嫣讲述了起来。

 他重新从公文包里拿出了一份印有绝密字样的卷宗,说道:

 “这件事发生在齐鲁的胶东地区,具体时间是83年的秋天,公历9月份,某一天傍晚。”

 “当时一艘从蓬莱出发,隶属于齐鲁渔业指挥部的渔船——鲁渔监112号正从渤海返航。船上共17人,全部为当地经验老到的渔民,结果在下午六点多,渔船行驶在大概距离码头45海里的地方时,天气突然发生了突变,整个海面上起了大雾。”

 “并且随着大雾出现,船只也离奇的出现了故障,不光动力系统无法正常工作,就连通讯设备也全部失灵。”

 “更离奇的是,在事发后的当天夜里,船上的船员们就注意到了不远处出现了一座建筑。那座建筑离船很近,用肉眼就能看到很清楚,是一座雕梁画栋气势恢宏而且还隐隐冒着光的古楼。”

 “要知道,他们可是在海上,四周连座岛都没有,哪来的古楼呢?也有一些年纪稍大的船员觉得可能是海市蜃楼,毕竟秋季渤海海域,特别是蓬莱所在的胶东半岛,由于地理位置的关系,这里经常出现类似的自然现象。”

 “但很快船员就意识到了不对劲,因为当时是夜晚,大晚上的压根没有光线的折射,哪来的海市蜃楼呢?”

 邵观易声情并茂的解释道:

 “察觉到这点后,船员中间出现了不小的骚动。这艘船上的工作人员,都是些很有经验的老渔民,像眼前这种怪象,他们还是生平第一次碰到。”

 “不过即便这样,大家还是很耐心的仔细检查了下船上的设备。在确保不是自己的问题后,船长便决定原地待命,等明天天亮,雾气散去以后,也许一切就正常了。也就是在这段时间,几个胆大的船员决定趁这段时间去古楼那里看看。”

 “他们一共三人,乘皮划艇朝古楼那里划了一个小时左右,才到了古楼面前。根据其中一名存活下来的船员透露,当时在来到古楼前面后,他们注意到周围的雾气变得越来越浓,并且古楼正门前面挂着一个牌匾,牌匾上面就写着渊月楼三个字。而且古楼比想象中的还要气派,还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