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第243章

 

俄土战争的结束并未让世界迎来长久的和平,反而让欧洲两大强国英国和俄国之间的竞争变得更加激烈。

 

俄国和英国除了在巴尔干半岛之间存在着较为激烈的竞争关系之外,在中亚地区也存在着相当剧烈的矛盾。

 

在奥斯曼帝国和印度殖民地之间,存在着阿富汗和伊朗两个国家,这里也是英国和俄国矛盾最为激烈的地方。

 

原本更北部也存在着像希瓦汗国和布哈拉埃米尔国这样的土著国家,但都在几年前被俄国人吞并。

 

虽然这些土著国家名义上仍然存在,但他们的行政和军事大权都已经被俄国人掌控。这也让俄国的实际控制范围已经来到了阿富汗和伊朗的边境,随时有可能在奥斯曼帝国和印度

 

殖民地之间拿下一块拥有港口的殖民地。

 

这对英国人来说是绝对不可能接受的,因为英国的印度殖民地距离这片土地实在太近。

 

俄国人要是打通了中亚的出海口,势必会在这片地区进行更大范围的扩张。到时候的印度殖民地就会面临一头巨熊的骚扰,大英帝国可不想失去自己的明珠,任何关于印度殖民地的话题,都是大英帝国的禁忌。

 

俄国要在中亚地区扩张,英国人自然就要阻止俄国人的扩张。

 

因为更北面的土著国家都已经被俄国吞并的原因,英国就只能将目光放在中亚地区仅剩的两个国家,也就是伊朗和阿富汗的身上。

 

因为阿富汗距离印度殖民地最近的原因,英国决定先控制阿富汗,随后再将影响力渗透到伊朗,确保俄国人不会在中亚地区获得一个出海口。

 

此时的阿富汗只是一个弱小的土著国家,甚至成立时间也只有55年而已。

 

对于这样一个弱小的土著国家,英国自然没什么忌惮的。

 

1878年下旬,英国政府率先与阿富汗展开了联系,要求阿富汗政府接待以英国将军n张伯伦为首的英国代表团,并且允许英国的一小支军队跟着代表团前往阿富汗境内。

 

这样的外交访问请求实际上就是明目张胆的恐吓,阿富汗政府自然不愿意。

 

阿富汗埃米尔希尔阿里汗直接拒绝了英国政府的提议,并且表示无论如何都不允许英国军队进入自己的国土。

 

堂堂大英帝国的要求居然被一个小小的土著国家拒绝,这自然引起了英国政府甚至民间的愤怒。

 

英国政府也借机直接向阿富汗宣战,第二次英阿战争也成功爆发。

 

早在大约40年前,英国和阿富汗埃米尔国就爆发过一次战争。当时爆发战争的原因也差不多,主要是因为阿富汗埃米尔国倒向了俄国,英国为了自己印度殖民地的安全,不论如何都要发动对阿富汗的战争。

 

所谓的英阿战争对欧洲来说根本不是什么值得关注的新闻,毕竟一个强大列强和一个土著国家之间的战争完全就是碾压的局面。

 

唯一值得关注的就是阿富汗背后可能存在的俄国,毕竟背后要是没有俄国的支持,阿富汗的埃米尔也不可能如此果断的就拒绝了英国政府的提议。

 

在欧洲其他国家看来,正是俄国指使阿富汗埃米尔国迅速拒绝了英国的提议,目的是为了让在俄土战争中压制俄国的大英帝国丢脸。

 

但没想到,后续事情的发展很快就出乎了欧洲各国的意料。

 

在英国的军队源源不断的从印度殖民地边境入侵自己的国土之后,阿富汗的埃米尔很快向北面的俄国求援。

 

希尔阿里汗原本想着俄国的军队会很快抵达,自己的国家可以在两大列强的博弈之中保全。

 

但俄国政府的拒绝是那么的冰冷,让希尔阿里汗哀默之心大于死,很快就愤然而死,如同当初被背叛的沙皇尼古拉一世那样。

 

希尔阿里汗愤然去世之后,其子耶古卜汗成为了新的阿富汗埃米尔。

 

但此时的阿富汗局势已经十分糟糕,英国军队已经占领了相当一部分阿富汗的土地,阿富汗自己的军队又少之可怜,根本无法在正面对抗中与英国军队较量。

 

英阿战争也是1878年的最后一件大事,英阿战争还没结束,时间很快就来到了1879年。

 

1879年年初,英阿战争就以英国的全面胜利告终。不过双方签订合约还需要一段时间,毕竟英国政府也不可能全面吞并阿富汗,这会激起阿富汗土著更加激烈的反抗情绪,也会让俄国人从中找到一些机会,给英国制造麻烦。

 

英国人的主要目的,是将一部分阿富汗土地并入印度,并且加强对阿富汗的掌控,确保俄国人被阻挡在阿富汗的边境线之外。

 

阿富汗至少是要存在的,这里更像是英国和俄国势力范围的缓冲地带。

 

要是没有阿富汗的存在,英国和俄国的势力范围将直接接壤,两国军队也将会在边境线展开更加激烈的交锋,这是英国人不愿意看到的。

 

对阿富汗来说这可能是唯一一件好事了,至少这个国家会仍然存在,不会像被俄国控制的希瓦汗国那样,成为一个只在名义上存在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