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两分突尼斯(万字大章)(第2页)

 

虽然穆罕默德三世阿勒萨迪克担任突尼斯贝伊以来并没有横征暴敛,甚至还通过一些改革降低了突尼斯人的税收。

 

但突尼斯贝伊国的建立距今已经有接近200年的时间,在这接近200年的时间里,每一任突尼斯贝伊积攒下来的财富累加起来,足以建成这一座金碧辉煌的建筑,建筑内还有大量的珍宝和金银首饰。

 

还没等法国人进入这座金碧辉煌的建筑一探究竟,建筑的大门就已经打开,突尼斯贝伊的代表双手高举着白色帆布制作的临时旗帜,畏畏缩缩的走了出来。

 

这个时候还没有举白旗就象征着投降的规定,但欧洲各国之间也存在着战争中举白旗投降的行为。

 

白棋被正式认定为投降的标志还要等到19世纪末在海牙举行的海牙和平会议,距离现在还有接近20年的时间。

 

突尼斯的隔壁就是法国殖民的阿尔及利亚,在突尼斯找到一个勉强会说法语的官员也并不困难。

 

这个高举白旗的突尼斯贝伊代表用法语高呼:“我是突尼斯贝伊的代表,我们愿意投降并且和贵军进行和平谈判。”的话语,小心翼翼的观察法国军队的态度。

 

好消息是,法国方面确实也想着早点和突尼斯政府达成和平谈判。

 

因此在听到突尼斯人喊着法语要求和平谈判的时候,法国军队很给面子的停止了进攻,士兵们目光好奇的盯着那个举着白旗的突尼斯人,等待着长官的下一步命令。

 

看到一名像是高级军官的法国人从军队中走出来,突尼斯贝伊的代表连忙高喊道:“尊敬的将军阁下,我代表贝伊愿意向贵军投降,请您命令您的军队停止攻击,放过那些突尼斯平民吧。”

 

法国军官缓步上前,先是打量了一眼突尼斯的代表,随后这才点点头,用法语回复道:“在和谈结束之前,我会下令让军队停止进攻。

 

但我希望你们也能展现出和谈的诚意,如果你们并不打算和谈,或者还有什么其他打算的话,到时候我可无法控制我的军队停止下来。”

 

“那是自然,那是自然。”突尼斯代表连忙点点头,对法国军官的话不敢有丝毫的反驳。

 

随后,法国军官对自己的属下说了些什么,法国军队也正式停止了进攻,双方就这么僵持了下来。

 

突尼斯代表紧接着向法国军官提出了邀请其进入王宫进行和平谈判的提议,但被法国军官果断的拒绝。

 

虽然突尼斯人被打得丢盔弃甲,但谁也无法保证突尼斯人在王宫里还有没有其他的军队。

 

要是所谓的突尼斯贝伊在王宫中还藏了一小股军队,那进入突尼斯王宫不就代表着自投罗网吗

 

法国指挥官表示,要么在城外的法国军营中谈判,要么在城内准备一处空地进行谈判。

 

而且,法国方面只给突尼斯两个小时的准备时间。如果突尼斯在两个小时内还没有选择好和谈的场所,这也代表着突尼斯在和谈方面没有任何诚意。

 

听到法国军官的要求,突尼斯代表连忙点点头,随后向穆罕默德三世阿勒萨迪克传达了法国人的要求。

 

虽然接受法国人的要求很屈辱,但对于此时的穆罕默德三世阿勒萨迪克来说,他已经没有了其他选择。

 

最终,穆罕默德三世阿勒萨迪克和法国军官约定在突尼斯城内的一处空地中举行和平谈判,双方军队将会在谈判期间保持和平。

 

虽然说的是双方军队,但需要保持和平的,也只有法国军队。

 

因为在突尼斯城破的第一时间,绝大多数突尼斯军队早就四散逃离,留下的基本上都是那些身负伤势无法移动的士兵。

 

这些人别说反抗了,能不能保持清醒都不好说,自然不可能对法国军队造成威胁。

 

法国政府的计划就是逼迫突尼斯政府早点签订和约,因此法国政府早就准备了一份和约内容,突尼斯方面要做的只是签上自己的名字而已。

 

当法国军官拿出那份早已经准备好的和约的时候,穆罕默德三世阿勒萨迪克仅仅只是扫了两眼便瞪大了眼睛。

 

法国人的要求并不复杂,但对于突尼斯来说,相当于将突尼斯的一切都交给法国人管理。

 

首先,为了保证法国人被杀的事情不再发生,法国要求在突尼斯的重要地区进行驻军,保证法国人的安全。

 

法国的驻军数量加起来也不多,满打满算也只有两万人左右。那问题是,突尼斯本身就是个人口只有70多万的国家,突尼斯原本的军队也只有一万多人而已。

 

随着法国的进攻,突尼斯的军队早就被打散崩溃,这也代表着法国仅凭这两万人的驻军,就能够彻底掌控突尼斯的局势。

 

更何况,除了驻军的要求之外,法国还提出了包括协助突尼斯管理财政,接管突尼斯的外交事务以及帮助突尼斯建造和阿尔及利亚相连的铁路等等。

 

如果穆罕默德三世阿勒萨迪克同意这份条约,就相当于将突尼斯的一切权力都交给了法国。

 

不过对穆罕默德三世阿勒萨迪克来说也有个好消息,那就是法国并不打算完全取缔突尼斯政府。

 

这也代表着,穆罕默德三世阿勒萨迪克仍然有机会保住自己的贝伊宝座,在法国人的统治之下当一个没有什么权力的国王。

心中清楚自己已经没有什么选择的穆罕默德三世阿勒萨迪克也没什么好犹豫的,在经历了短暂的纠结之后,就在法国人拿出的这份和约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在穆罕默德三世阿勒萨迪克签下自己的名字之后,法国军官对他的态度明显好了些许。

 

为了彰显法国人并不残暴的观点,在穆罕默德三世阿勒萨迪克签署和约之后,法国军官就下令让法国军队退出突尼斯城,只留下一小支军队负责帮助突尼斯政府维持突尼斯城的秩序。

 

就在突尼斯已经进入和平的时候,法国和西班牙以及意大利的外交交锋才正式开始。

 

仅仅是在第二天,法国驻西班牙大使就已经正式公告西班牙政府,表示法国已经和突尼斯政府签署了和约,突尼斯战争已经结束了。

 

听到战争已经结束的消息,卡诺瓦斯首相先是一愣,随后就是一丝诧异和愤怒。

 

让卡诺瓦斯首相没想到的是,法国人居然真能顶着西班牙和意大利的压力强行占领突尼斯。

 

这与法国人所提到的和突尼斯政府签署的和约,用脚趾头想都能够想明白,这份和约肯定是法国逼迫突尼斯政府签订的。

 

“大使先生,你确定你所说的话能代表法国政府的态度吗”卡诺瓦斯首相先是沉默了片刻,随后阴沉着脸询问道。

 

“当然。”法国大使点点头,对于面色阴沉下来的卡诺瓦斯首相没有丝毫惧怕,面带笑容的回答道:“这是国内告诉我的最新消息,既然战争已经结束了,那我们自然也就没有和谈的必要了。”

 

卡诺瓦斯首相点点头,面色恢复了正常,声音却异常的冰冷:“既然贵政府已经做出了决定,那我自然无法阻拦。

 

希望意大利政府也能接受你们的借口,西班牙会毫不犹豫的站在意大利那边。”

 

虽然对法国人无耻的行为有些愤怒,但卡诺瓦斯首相并不会主动的破坏和法国之间的关系。

 

西班牙的态度也很明确,那就是和意大利站在一起,支持意大利的决定。

 

如果意大利想要和法国撕破脸,那西班牙就会选择力挺意大利。但如果意大利选择退让的话,西班牙自然不可能独自发动和法国的战争。

 

那么问题来了,意大利政府到底是什么态度呢

 

等到法国大使转告意大利政府同样的话语之后,意大利政府也显得极其愤怒。

 

他们也没想到法国人居然会硬扛两国的压力,选择快速占领突尼斯来结束战争。

 

这也代表着意大利目前只有两种选择,要么和法国人硬刚,要么就只能装作什么事也没有发生,当一回乌龟王八蛋了。

 

如果说翁贝托一世还能沉得住气的话,那么主动挑起民愤的贝内德托凯罗里首相,此时就是意大利最沉不住气的官员了。

 

没办法,首相的地位总是这么尴尬。虽然首相象征着极高的权力,但在这样的意外事件之中,也很容易成为民众集火的对象。

 

在欧洲的君主制国家,首相有着一个相当特殊的作用,那就是为国王以及整个政府背锅。

 

当国王和政府的决策面临重大失误的时候,首相一般会主动辞职来平息民众的愤怒。

 

毕竟相较于更换国王来说,更换首相更加简单,对国家造成的影响也会更低。

 

“国王陛下,卡洛陛下还愿意支持我们吗”贝内德托凯罗里首相主动找到了国王翁贝托一世,询问西班牙关于此事的态度。

 

“卡洛前不久才发来电报,西班牙愿意站在我们这边,支持我们的所有决定。”翁贝托一世的脸上浮现出笑容,这或许是他这几天来听到的唯二的好消息了。

 

至于另一个好消息,则是卡洛第一次表达自己支持意大利政府的态度。

 

换句话来说,意大利干涉法国入侵突尼斯并没有得到其他欧洲列强的支持,这也正是目前意大利比较尴尬的处境。

 

卡洛的行为可谓是雪中送炭,也让翁贝托一世对于自己这个弟弟更有好感。

 

听到西班牙方面还愿意支持意大利,贝内德托凯罗里首相终于松了一口气。

 

这也代表着意大利还没有在这场外交冲突中完全失败,虽然法国已经占据了优势,但意大利仍然有翻盘的机会。

 

“陛下,从我国的民意考虑,我认为绝不能放弃突尼斯,至少也要拿回一部分土地,这样才能挽回我们投资突尼斯的损失。”贝内德托凯罗里沉默了片刻之后,将希奕的目光看向了翁贝托一世,提议道。

 

翁贝托一世叹了一口气,但还是向首相表达了自己的支持态度:“这件事情就全力交给你去做吧,只要能够挽回一部分损失,至少可以向民众交代了。”

 

贝内德托凯罗里首相点了点头,随后目光变得十分坚定,恭敬的退出了王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