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三皇再同盟(第2页)

 

甚至别说是不同的非洲民族了,哪怕是同一民族下的不同土著部落,也大概率不可能联合起来对抗外敌入侵。

 

不得不承认,这些向北逃离的土著部落的选择确实是成功的。虽然阿散蒂联邦以北还有土著势力存在,但相较于阿散蒂联邦东西两边的土著势力来说,北边的土著势力是没有那么强大的。

 

西班牙军队也见好就收,在全面占领了原本属于阿散蒂联邦的土地之后,也就没打算再进攻更北的贡加王国了。

 

虽然贡加王国的实力比阿散蒂联邦还弱小,但西班牙接连不断的战争行为肯定也会引起附近这些土著国家的恐慌。

 

一般情况下他们是联合不到一起的,但要是在西班牙这个强敌的压迫之下,说不定还真的会让这些土著国家联合到一起抵抗西班牙的殖民入侵。

 

这对西班牙来说是得不偿失的。再加上处理阿散蒂联邦的几百万人口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西班牙军队并不打算踏足阿散蒂联邦以外的土地,至少短时间内是不会的。

 

这次吞并阿散蒂联邦已经让西班牙的黄金海岸殖民地扩张了接近一倍的土地,接下来的时间需要好好消化才行。

 

当然,在阿散蒂联邦的土地上大量勘探矿产也是很有必要的。不管是金矿还是其他的矿产资源,西班牙通通不会放过。

 

如果能够发现一两个大型金矿那肯定更好,毕竟黄金除了极其昂贵的价值之外,还代表着西班牙货币的稳定性。

 

对于联邦其他部落人口的处理,黄金海岸殖民地政府还是采取了老办法。整个联邦的老人和儿童加起来也有几十万,西班牙对于这些产生不了经济价值的土著可不会有丝毫的手下留情。

 

至于剩下的成年土著,他们还是有着较高的经济价值的。只要自己不作死,黄金海岸殖民地政府也乐于保留这些劳动力,让他们在其他地方创造更大的价值。

 

西班牙政府阿散蒂联邦没多久,国际上就接连发生了两件大事。

 

第一件大事是三皇同盟的再签约。

 

之前也提到过,自俄土战争之后,德国和俄国的关系就已经下降到了冰点。亚历山大二世甚至差点撕毁了三皇同盟条约,选择和法国结盟对抗德国。

 

随着亚历山大二世被刺杀,俄国政府在外交层面也变得低调了起来。这也让德国首相俾斯麦看到了机会,如果可能的话,他还是想和俄国修复关系,继续维持三皇同盟的。

 

亚历山大二世被刺杀后不久,德国首相俾斯麦就召见了俄国驻德国大使,并且表达了德国想和俄国保持友好关系的态度。

 

此时正需要稳定环境的俄国政府也立刻抓住了俾斯麦抛来的橄榄枝。俄国政府并不想撕毁三皇同盟条约,继续待在三皇同盟之下,俄国才能保持长久的稳定。

 

在德国有情,俄国有意的情况下,德国和俄国的关系也迅速走近。

 

奥匈帝国也看到了德国和俄国关系的修复,再加上奥匈帝国已经在俄土战争后拿下了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地区,因此奥匈帝国也愿意修复和俄国的关系,毕竟德国已经表达出了明显的拉拢俄国的态度。

 

就这样,三皇同盟再一次成立了。

 

沙俄帝国和奥匈帝国的外交大使在柏林和德国首相俾斯麦展开了一场亲切的会谈,并且重新签署了一份同盟协定。

 

这份同盟协定对上一份关于三国的同盟协定进行了一定的修改,总体上是让三国政府都比较满意的。

 

条约规定,缔结同盟条约的任何一个国家与第四国家作战时,其余两个缔约国家应当保持善意的中立,并且尽量使冲突局部化。

所谓的冲突局部化也很好理解,那就是避免爆发大规模的多国战争。

 

其实这也是法国发动突尼斯战争带给三国的经验教训。哪怕法国进行了充分的准备,最终还是被意大利人占了不少的便宜。

 

意大利人能占便宜的真正原因正是来自西班牙人的支持,列强的干涉在战争中将会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

 

使冲突局部化,能够保证德俄奥三国在战争中不用担心其他列强的干涉。毕竟自己的盟友也不是假的,当战争被其他列强干涉的时候,自己的盟友同样也可以横插一脚,确保自己不会在和谈中被孤立。

 

第二条规定,就是任何有关于奥斯曼帝国在欧洲领土的变动,需经过所有缔约国的共同协议通过才被许可。

 

这一条规定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缓和俄国和奥匈帝国的矛盾。奥斯曼帝国在欧洲的领土就只有巴尔干半岛,这里正好被俄国和奥匈帝国同时盯上。

 

既然要将三皇同盟维持下去,德国肯定不能在俄国和奥匈帝国的冲突中偏向奥匈帝国。

 

俄国政府将这一条加上,主要也是为了防止奥匈帝国在德国的支持下控制了巴尔干半岛,阻止俄国南下的道路。

 

条约的第三大项也是最后一项,则规定了君士坦丁堡海峡不得被奥斯曼帝国交由任何交战国用作军事行动。

 

这一点也很好理解,主要是俄国用来防止英国封锁自己的黑海舰队。

 

德国和奥匈帝国的舰队都不会经过君士坦丁堡海峡,这一项的受益者也基本上只有俄国一方。

 

从条约的三大项就能够看出,为了让俄国继续待在三皇同盟,德国和奥匈帝国还是付出了一定的利益的。

 

奥匈帝国保证自己不会在未经俄国许可的情况下继续在巴尔干半岛扩张,德国则保证俄国不会在和英国交战时被英国封锁君士坦丁堡海峡。

 

德国和奥匈帝国的付出才换来了俄国的回报,那就是俄国会继续留在三皇同盟,法国和俄国的结盟只是不可能实现的猜想而已。

 

不知道英国和法国对三皇同盟条约的再次签署是怎么想,总之,三皇同盟继续维持下去对卡洛和西班牙来说绝对是一件好事。

 

原因也很简单。三皇同盟主要针对的是法国,这也让法国绝对不敢和西班牙以及意大利撕破脸。

 

三皇同盟条约签署之后,俄国肯定要暂缓和法国的走近。

 

如果法国再把西班牙和意大利得罪死,整个欧洲除了英国之外,基本上全部都是法国的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