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卡洛奖(第2页)

 

当然,科学家中也有一些国家大于一切的人,他们可能会对西班牙的拉拢无动于衷。

 

但这些人始终是少数,只要能把大部分卡洛奖的获得者收入麾下,其实就已经满足卡洛对于这个奖项的规划了。

 

为了让卡洛奖可以像后世的诺贝尔奖那样长期运行下去,而不是每年靠着自己的出资,卡洛决定成立卡洛奖颁发评审团和奖项运营公司,专门负责每年卡洛奖的颁发和奖金的发放。

 

为了保持奖项的知名度,在短时间内,卡洛是不打算降低奖项的奖金的。这也代表着每年光是发放奖金就需要至少480万比塞塔,这可不是一笔小支出。

 

卡洛打算一次性投入2500万比塞塔到奖项的运营公司,由运营公司使用这笔资金进行投资,赚得的收入用来发放每年的奖金。

 

扣除第一年的奖金以及一些广告费用,运营公司能够使用的资金也有接近2000万比塞塔。

 

如此庞大的资金用来投资实业和金融,在目前西班牙的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之下,每年赚个几百万比塞塔还是轻轻松松的。

 

特别是投资一些潜力较大的行业,很有可能只用几年的时间就让投资的资金翻好几倍。

 

如此运营几年之后,运营公司就有足够的资金发放每年奖项的奖金,剩余的资金也能用来维持奖项的运行。

 

就算未来货币有所贬值,运营公司也能通过提高奖金的方式继续保持奖项的吸引力。

 

几年下来,卡洛奖就能够轻松的成为世界著名的科研类奖项,每一次的颁发都能吸引大量的国家和科学工作者关注。

 

任何一个获得奖项的科学家,都会瞬间成为香饽饽,被各国和大型公司企业争相拉拢。

 

为了打响卡洛奖的名气,从阿散蒂战争结束开始,西班牙王室控制下的媒体就在大肆宣传卡洛奖这个刚刚成立的奖项。

 

如果不是被三皇同盟和美国总统刺杀事件吸引走了一部分热度,恐怕此时的卡洛奖已经被诸多欧洲人所熟知了。

 

纵是这样,在西班牙的周边几个国家,卡洛奖也已经成了人们热议的话题,备受那些科研工作者的关注。

 

为了早日打响奖项的名气,六项奖项的奖金全部是对外公开的。民众们或许只是惊叹西班牙王室拿出的奖金有多么丰厚,但在科研领域,有不少的科学家已经蠢蠢欲动了。

只要获得最终的奖项就能够拿到这笔奖金,这对那些急缺科研经费的科学家以及家境贫寒的科学家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收入。

 

自西班牙启动舆论宣传以来,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就有超过1000名科学家报名参与卡洛奖的评选。

 

值得一提的是,报名参选奖项种类最多的反而是文学奖,这也和西班牙文化类大学众多有所关联。

 

在卡洛成为西班牙国王之前,西班牙的大部分大学都是文化类学科,与数理化有关的理科类大学很少,一只手都能数清。

 

虽然目前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但那批被文化类大学培养出的文学家也不会凭空消失。

 

在得知卡洛奖奖金如此丰厚之后,这些人迫不及待的带着自己的作品报名了卡洛奖的参选,他们的目标也正是文学奖。

 

相对来说,文学奖的获得会比较轻松。但考虑到报名文学奖的人数实在太多,大浪淘沙之下,反而增加了文学奖的获得难度。

 

考虑到这些报名文学奖的人中也有许多文坛泰斗,想要拿到第一届卡洛奖的文学奖,难度并不比其他奖项差,甚至还要高出许多。

 

毕竟文化类的评选本来就是不确定的,在竞争如此之大的情况下,谁都有可能获得最终的奖项。

 

反而是报名人数更少的物理学奖和化学奖,最终的获奖难度或许不会太大。

 

目前主要报名的还是西班牙以及周边国家的学者和科学家,也只有这些距离较近的国家才能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将信件传递过来。

 

这个时间点可没有网络,报名参选的方式只有邮寄信件,介绍自己的作品和研发成果,随后等待评审团的进一步审核。

 

也正因为报名参选以及评审需要漫长的时间,哪怕奖项早在年终就已经成立,最终颁奖的时间还是被卡洛放到了年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