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被提前的柏林会议(第2页)

 

而对于意大利来说,他们是有殖民非洲的计划的。突尼斯殖民地给意大利开了一个好头,也让意大利政府看到了殖民非洲带来的好处。

 

是开垦农业就能让意大利赚一大笔收入,政府的财政越富裕,翁贝托一世所计划的军事扩张也就会更顺利。

 

在突尼斯之后,意大利政府又盯上了两个地区,分别是非洲北部的利比亚和非洲东部的阿比西尼亚帝国。

 

这两个殖民地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位于英国殖民地的周边。

 

意大利想要占领这两块殖民地,难免要面对到英国政府的压力。这也是翁贝托一世很干脆的选择支持卡洛的原因,因为他也需要相同情况下西班牙政府的支持。

 

对于英国政府来说,局势一下子变得很困难。只有一个西班牙还好,英国政府倒也不怕。

 

但随着西班牙王室与奥匈帝国皇室以及意大利王室频频传来会面的消息,英国政府也明白,这两国是选择站在了西班牙的身后。

 

此时的格莱斯顿首相终于感受到了几天前葡萄牙政府的感觉,进无可进,退无可退,相当难受。

 

莫桑比克西边的这些土地肯定是要占领的,事关英国的开罗开普敦连线,英国绝不允许计划被其他国家破坏。

 

但同时,又不能彻底和西班牙以及其背后的奥匈帝国和意大利撕破脸。本来大家只是在外交方面支持西班牙,要是英国与之撕破脸,两国就算不愿意与英国交战,也必须得上了。

 

一旦打起来,这可就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了。俄国一向和英国有仇,面对这样的大好机会,肯定是要在中亚和西亚地区搞事情的。

法国和英国人的矛盾也不小,不说落井下石,肯定也要趁着英国人无暇他顾抢占殖民地的。

 

就算英国最终能够打赢战争,损失利益最大的也只有英国。

 

也正因为如此,在得知奥匈帝国和意大利方面都表达了对西班牙的支持态度之后,英国和西班牙的交涉就已经陷入了停滞。

 

1884年3月15日,受英国政府邀请,德国首相俾斯麦向西班牙,奥匈帝国,意大利,英国,葡萄牙等国发去了电报,邀请各国派出代表参加在柏林召开的会议,目的是为了解决各国关于刚果南部地区土地矛盾的争端。

 

包括英国和西班牙在内,大家都没打算彻底撕破脸。

 

这也导致德国俾斯麦首相发出电报邀请之后,各国纷纷点头同意派出代表参加这次会议,给足了俾斯麦首相面子。

 

一开始计划参加会议的就只有争端的几个国家,随后经过各国的商讨,决定邀请更多的欧洲国家参与这场会议,来避免类似的矛盾发生。

 

因为这场会议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划定各国殖民非洲的范围,这也导致最终参加会议的国家变成了15个,这15个国家全部是有能力殖民非洲的欧洲国家。

 

至于剩下没有能力殖民非洲的国家,自然也就没有资格参加这场会议了。说白了,这场会议只是列强国家为了平衡各自矛盾所召开的。

 

小国家本来是没有任何话语权的,只不过为了避免类似葡萄牙这样的事情发生,才允许小国家的参与。

 

在卡洛的干涉下,柏林会议提前好几年召开。

 

不过这对西班牙来说也并非是一件坏事,提早参与对非洲的瓜分,西班牙也就能分到更多的肥沃土地。

 

当然,西班牙在非洲的殖民地也注定不会太大。除了西非殖民地之外,其他殖民地也基本不会有太大的扩张了。

 

目前的非洲殖民地主要充当原材料的生产地,以及进行一些农业开发工作。

 

当地的土著基本不会购买欧洲的工业产品,他们也完全买不起。也导致非洲殖民地基本没有倾销工业品的能力,对西班牙国内的工业产值提升没有太大的帮助。

 

真要论工业品市场,还得在亚洲以及美洲想办法。这些地方的国家更加发达,哪怕不是殖民地,也能进行工业产品的销售。

 

虽然这场柏林会议有15个国家参与,但其中有话语权的国家,实际上只有英法德奥意西七大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