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谁家搞农业用查打一体?(第2页)

 魏修娓娓道来:“所以,我们准备了消防2型。” 

 “眼前这台就是。” 

 “消防2型在消防一型的基础上,加装了吊装设备。” 

 “它可以吊装水带进行作业。” 

 “将水柱喷洒到正常作业范围之外。” 

 赵程远定睛观瞧,外观依然是一台朴实无华的多旋翼无人机。 

 唯一的区别就是一些掉了传感器,加上了吊装钩。 

 其他的,消防1型差别不大。 

 赵程远能想到这种机器对于消防确实有一定帮助。 

 比如高楼层作业。 

 正常情况下他们需要使用云梯,由消防员登高,再手持水带进行作业。 

 这台无人机能省去云梯登高,直接进行作业。 

 这要是放在三五年前,赵程远会馋疯的。 

 可现在。 

 大家对于无人机的开发度已经很完善了,单一的吊装水带并不足以打动赵程远。 

 都已经吊装水带了,何不直接搞成自带灭火介质? 

 这样还可以省略安装水带的麻烦。 

 之前人家建特工业拿出来的,可都是自动投放灭火弹的设备。 

 “咱就说有没有一种可能,你能把水带这一步去了?” 

 魏修点头:“当然可以,这样就是消防3型了。” 

 “消防3型自带四个投弹舱,单次可搭载四个五公斤实弹进行投放。” 

 说话间。 

 魏修自己操作消防3型缓缓升空。 

 由于配备的是水袋灭火弹,他也没有操控飞机飞出安全距离,尽量在可视条件最好的区域进行了投放。 

 说的花里胡哨,其实就是四个塑料袋装了水。 

 按下投放键。 

 四个塑料袋从天而降,然后在地上炸裂。 

 有用。 

 但用处有限。 

 水是最常见的灭火介质,但效果一定不是最好的。 

 因为这种高空投放的方式,并不能像水枪一样精确攻点。 

 水袋爆炸时的水雾也不可控,形不成有效的压制。 

 有建特工业的璞玉在前,大家心里很容易形成对比。 

 人家那边的灭火弹投放可是干粉介质,而且会提前爆炸,对火灾形成压制。 

 看到这儿,赵程远终于忍不住,开始挑刺。 

 “没有冒犯的意思,咱们就事论事,你这消防123型是不是同一个型号改出来的?” 

 魏修点头:“领导就是领导,好眼力!” 

 “别捧了!”赵程远有点挂脸。“一个无人机,弄出三个型号,实际上就是挂了不同的东西,图什么?” 

 “这样显得多啊。” 

 “???” 

 “招标公告上写了,本次招标拟采购三种以上不同型号的无人机,我们这不就三种了?” 

 无语。 

 赵程远甚至有点想骂人。 

 前面地面装备整的都挺好。 

 能不能用先放一边,至少能看出他们动心思了。 

 但无人机…… 

 纯敷衍! 

 为了满足招标的要求,摁搞出三型无人机。 

 可是实际上就是一个型号,起了不同的名字而已。 

 赵程远内心的落差大的一批,心说现在他们有点陪标的意思了,全都是在做表面功夫。 

 关键你做表面功夫,你别说出来。 

 魏修大大咧咧的说为了满足招标要求,才搞出3型无人机,这不是把潜规则放在台面上了吗? 

 “卫总,魏总,这点我就要批评你们了,没有不要硬搞,数量多了管什么?还是换汤不换药。” 

 卫筱没有虚心接受批评的意思,反而点头:“我也这么觉得。” 

 “那你们还搞这种换皮操作?” 

 “没办法,招标公告要求要3型以上。” 

 “我们是因为业务需要,没有多种无人机,怎么应对多种作战情况?” 

 卫筱耸耸肩:“一种就可以,魏修继续。” 

 话音落下。 

 魏修来到了另一台无人机旁。 

 这台机器看着比之前的3型无人机都大了不少。 

 至少从体积上可以断定,不是换皮款了。 

 “现在诸位看到的,是我们的消防4型无人机。” 

 赵程远不耐烦道:“你就别鼓捣名字了,介绍一下有用的。” 

 “其实也没啥介绍大,消防4型肉眼可见的大了一些,载弹量提升了一些。” 

 “这个能装多少水弹?” 

 “这个能装50公斤,但战斗部不是水弹?” 

 “???” 

 魏修蹲了下来,指着无人机的载弹舱:“这个型号,可以做到编程弹药,根据不同的火情装载灭火弹,干粉、水、化学粉末、都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