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4章 你最好祈祷我们在保障民生!(第2页)
我的天!
哪有这样划分的?
一般的厂商业载有个几百共计,那就算大型无人机了。
毕竟这个业载足以装弹药了。
可晨盾,以两吨为界限!?
也就说说,刚才说的七百多万架里还包括很多常规意义上的战斗机?
陈晨点头:“是的,大型无人机的产量暂时我没有数字,因为我没有试过极限在哪里,十万台应该不成问题。”
“…………”
谢东奎沉默无语。
陈晨所说的大型无人机都是动不动起飞重量好几吨,全机配备完善的电子系统和隐身系统的那种。
像这种机器,给一般的小国家几架,他们就当宝贝拿着。
可陈晨,一说就是十万台,还没有极限。
对!
最恐怖的就是这个没有极限!
因为陈晨一直收着产量,从没有全马力改动过。
天知道这家公司放开了手随便抡,将是怎么样的场景?
“话说回来。”
陈晨又着重强调了一番。
“当然,刚才强调的正常市场条件之下。”
“所有的民用无人机产能,都是我们考虑市场供需平衡的情况宏观调控出来的。”
“既然是谈到军用,那就没有供需平衡这一说了。”
谢东奎一点就通。
这种工业产品,市场和出货量要形成较为稳定的关系,并不是卖的越多越好。
出货量越多,价格越低。
反过来会侵害企业的利益。
在一些竞争力极强的行业,很多企业会因为争抢蝇头小利,忽视了这一点,疯狂内卷。
但无人机这个领域不会。
因为大头只有一家,晨盾就是行业标准。
他们有先知卓见,并且有足够多的市场份额来调整产能。
几百万台的数量是他们经过详细计算之后,得出利益最大化的结果。
想到这儿,谢东奎忍不住问道:“所以不考虑供需,你的真实产能是多少?”
陈晨伸出一根手指。
谢东奎:“一倍吗?一千五百万台?我的天啊!”
“不,是一直生产。”
“????”
陈晨:“晨盾目前有六个产业基地,十四个一级工厂以及上百个生产基地。”
“所有生产线已经完成了全智能化升级。”
“在谢主任你能保证我的原材料供应的情况下。”
“我的工厂产能可以撸出火星子。”
谢东奎听完倒吸一口凉气:“那总得有个数吧?”
“真没数,没试过,我哪里知道数儿?”
陈晨无奈摊手。
“不过我能保证,前线一天报废多少架,我的工厂就能进补多少架。”
“这其中,还不含我瞒报的产能,”
谢东奎:“瞒报???不是,你跟我还瞒报?”
陈晨微微一笑:“不瞒报的话,你们该不开心了。”
“你瞒报我才不开心呢。”谢东奎满腹牢骚。“陈总,我跟你是朋友,肯定是向着你的,你咋能瞒报呢?”
作为宏观调控部门。
谢东奎的任务就是掌握确切的数字,对麾下的产业进行指导,并且分配资源。
这样,整个工业体系才能在合理的水准上运行。
要是下面的企业都瞒报,拿到收的数字是假的。
那么调控的手段就没有了任何的意义。
“你到底瞒报了多少产能?”
陈晨看向一旁的魏修:“主要的瞒报,是他麾下的一些低级产能,由他来报告吧。”
这也不是甩锅。
关键是陈晨自己也不知道。
魏修每年交上来的产量,和他赚的钱完全不匹配。
“那个……其实也没有瞒报多少了,我们飞牛系还是比较奉公守法的。”
魏修站起身,先给自己叠一身甲。
陈晨瞪他一眼:“都战备了,别装逼,直说吧。”
“那好吧,飞牛年产各类消费级无人机150万架”
听到这话,谢东奎直接坐不住了:“你一个孙公司,占总公司产量的五分之一?”
“我让你说实话。”
陈晨瞪他一眼,一个标点符号都不带信的。
怪不得人称魏修小陈晨。
这种睁着眼睛说瞎话的劲儿还真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陈晨感觉自己就是在照镜子。
魏修无奈:“那好吧,年产450万架!”
“我天!”
谢东奎直接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