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观星楼(第3页)

 与之消失的, 

还有与真武荡妖剑齐名的金刚降魔杵。 

 为纪念两人的功绩, 

 李承泽让人将他们的牌位供奉在这里, 

 每日有钦天监弟子供奉。 

 因为感念他们的功绩, 

 诸葛亮在香案前虔诚地鞠了一躬。 

 第三层供奉的也是两位,一位是道尊,另一位是大雄宝殿中的如来。 

 道尊是比掌教仙尊张镜尘还要早出现的人物,应该说是掌教仙尊的祖师。 

 据说他便是整合之前出现过的所有修道体系,创立人族修炼体系,因而被尊称为道尊。 

 具体出现时间和消失时间也不可考。 

 他究竟是飞升还是已经死亡也不知道。 

 像张镜尘和罗摩大师,好歹还有名字传下来,而道尊连名字都不剩下了。 

 大乾开国皇帝烈帝曾经出家为僧修行《大般涅槃经》。 

 后又改大般涅槃经为大般涅槃功,现如今大般涅槃功仍是大乾的镇国功法。 

 第四层供奉的共有五位, 

 他们就是李承泽的私心了。 

 甚至很多人都不知道李承泽究竟让人在供奉什么,居然还排在道尊和如来上面。 

 道教“三清”: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 

 剩下的两位是后土娘娘和女娲娘娘。 

 诸葛亮驻足在此上了一柱香。 

 从五层之上便不再供奉什么人了, 

 只是单纯的藏书阁, 

 有不少钦天监弟子在此读书。 

 诸葛亮马不停蹄地来到第九层。 

 观星楼的顶层是平台开阔的八角台, 

 靠近窗户的八个窗户都还比窗户略矮些的观景平台。 

 正中间是一张长方桌和几张椅子, 

 右侧有一个缓慢转动着的金色球体。 

 此时有一白发老人盘膝打坐,察觉到诸葛亮的出现,他睁开了眼睛。 

 “小友是?” 

 诸葛亮终于见到了黄老监正。 

 是一位白眉白发,慈眉善目的老道士,一身洁白绣金云线的道袍,束着道箍,端着拂尘的世外高人模样。 

 “亮见过黄老监正,陛下让我给黄老监正带一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