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4章 西玄夺嫡,大荒舆论(第3页)

 虽然老十三势力小,但他母亲是皇后,可以垂帘听政。 

 可以说十三皇子之所以会参与夺嫡之争,全是因为皇后的撺掇。 

 因此,五方势力参与的夺嫡之争便在西玄王朝的京都明光城开始了。 

 北军、南军纷纷涌入明光城,为的就是登临至尊之位。 

 对此,郭子仪表示你们争吧。 

 争得越激烈越好,这样他率军攻打南方六州才能遇到更小的阻力。 

 为了维持明光城的夺嫡乱局,郭子仪还请求了贾诩的暗探帮助,在暗中搅浑水。 

 主要是暗地里挑拨离间和制造舆论,让更多的皇子反目成仇,参与这场夺嫡之争。 

 其中舆论制造包括但不限于鱼腹藏书、河中石碑、天降祥瑞、坊间民谣... 

 这边鱼腹中说天命归六皇子,那边河中捞出千年石碑... 

 八皇子的府中突然天降祥瑞,差点搞得八皇子自已都信了。 

 总之,京师明光城中一时间好不热闹。 

 更重要的是,这些事情虽然不是他们做的,但百口莫辩,说出去也很难令人信服。 

 难道是别人闲着没事干,吹捧你吗? 

 毕竟这里又不行疑罪从无,更何况还处在夺嫡之争这种关键时期。 

 怀疑的种子一旦滋生,生根发芽,那就很难再限制了。 

 另一边,征北军则是非常顺利地接手了大荒王朝的南三州。 

 并且在严安国的率领下,自成一军,跟随着韦睿、杨再兴北伐! 

 四路大军齐齐朝北方进发,即将朝严少杰辖制的兴、庆二州进军,试图纳降。 

 而这时候,永庆帝杀弟篡位,强加罪名的事情也隐瞒不住了。 

 这种事情可以做,但不能这么明目张胆,尤其还是两件事一起做。 

 严安世三朝老臣,且忠心耿耿,根本没有人相信严安世真的反叛了。 

 尤其是永庆帝这种直接满门抄斩的行为,更是坐实了这种看法... 

 再加上封城引发的民怨和不满,舆论到了对永庆帝很不利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