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潮覆清金黄的鸡翅膀

第1072章 政治(二)(第2页)

 就在王夫之和顾炎武两人小声嘀嘀咕咕的时候,黄宗羲已经走到了台中心,朝着谢文洊行了一礼,谢文洊皱着眉,倒也还维持着名士的体面,端正的还了一礼,黄宗羲直起身来,环视在场诸君,方才从容开口:“谢公高论,倒也不是全无道理,有些理据,某亦深表赞同,夫中华疆域万里,生民亿兆,风俗各异,情势繁杂。诚如谢公所言,非行集权之政,不足以统合四方,凝聚亿兆之心力。”

 “就好比如今红营正在江北进行的治淮一事,黄河夺淮入海、泛滥江北,于前明就已是百余年的旧患,历代朝廷,为这条黄河耗尽多少人力物力?若是中华不能集权于一处、分而治之,仅是这条黄河,又如何有余力治理?便不知要祸害到什么程度!”

 “故而谢公所言,欲国安民乐,则必须集权专制,某深以为然……”黄宗羲目光忽然变得锐利,话锋一转:“然则集权是否必以君主专制为之?专制是否只能行于一人?某却有全然不同之看法!”

 “谢公认为,集权则必立君主,唯有英明之主独掌乾坤、以贤良之人辅佐之,方能‘定分止争、国泰民安’,依谢公此论,北方清廷岂不是完美符合?康熙皇帝手掌乾坤、一心独裁,天下之事皆决于皇帝一人,纳兰明珠、索额图、岳乐、图海等人,谁不是忠心有才之人?这大清朝,纯如谢公所言,是英明之主收天下权柄独断专制,而贤良之人辅佐之。”

 “相反,我红营不立帝王,上下皆以委员会共议国事,执委七人,无主君臣僚之分,权责皆一体相等,军国大事非决断于一人,而是共同商议、投票决议,红营政策令旨,皆自集体决策而出,在谢公眼中,这种委员会的制度,恐怕就是分权到了极致吧?”

 “明面上,清廷集权而红营分权,可实际上呢?清廷如今是个什么情况,谢公难道没有看在眼中吗?康熙皇帝口含天宪、一言九鼎,然则皇命却不下乡里,地方基层或为官绅把持、或为白莲教控制,清廷要么妥协于官绅、要么苟合于白莲教,康熙皇帝圣心独裁,但这大清的粮税丁壮,却都要看人家的脸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