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重生赵云,桃园五结义执笔墨画你倾城
第594章 太常刘焉,提改州牧(第2页)
好家伙,不愧是赵忠,知道马屁怎么拍,关键时候这么来一下,直接让赵云在刘宏心中的形象大为改观。
这不,刘宏听后又是一阵欢心,对着满朝文武又开始了一顿数落。
“听听,听听,这就是朕的骠骑将军,你们一个个的平时对他说三道四的,可现如今呢?一到关键时候就不中用,还得是骠骑将军啊!”
此时此刻的刘宏,再也没有了对赵云的怀疑,
这年头,天下大乱,黄巾复起,谁能帮他平叛,谁就是他的爱卿。
不过在夸奖了一番赵云后,刘宏又谈起了正事,只见他一收笑脸道:
“诸位卿家,如今并州,冀州,豫州的黄巾贼人算是不必担忧了,
但是还有青州,徐州,兖州,益州的黄巾贼人,正在四处作乱,逍遥法外,
不知你们可有良策应对?或者谁人领兵去给朕灭了他们。”
谁人领兵就算了,毕竟前面被坑的曹操,就是个很好的反面教材,
但是“良策”嘛!倒是可以有!
这不,刘宏话刚说完,太常刘焉就出列说道:
“陛下,臣有一策,兴许可以解陛下之忧,平天下之乱。”
刘焉突如其来的出声,瞬间引来了众人的侧目,包括龙椅上的刘宏,都一脸的惊讶望向了他。
“有何良策?说来听听!”
“诺!”
随后,刘焉便开始了他天花乱坠的演讲,准确的说是忽悠。
只见刘焉一本正经的说道:
“陛下,如今天下反贼四起,叛乱不断,我认为其根本原因,乃是因为各州刺史的缘故,
何为刺史?监察者也,是为帝之耳目也,
然而,刺史虽有监察之权,但却无实质权威,故而,威低言轻,不能服人,
再一个就是,各州刺史的人选不够慎重,多是一些浪得虚名,不符其实之人。
所以,这才导致眼下黄巾余孽复起,各地叛军不断的局面。
故而,老臣认为,若想解决当下的困局,需改刺史为牧伯,
并且选择一些德高望重,名声清贤的重臣以居其任,如此方可天下大定,四海升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