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 等我回来(第2页)
“队长从年轻的时候就一直在guys工作啊?”相原彰司一脸惊叹,眼中满是敬佩。
在他心中,世良隼人一直是那个沉稳可靠、经验丰富的领导者,此刻得知队长有着如此漫长的guys生涯,更是对他增添了几分敬意。
世良隼人笑着点了点头,笑容里带着岁月沉淀后的温和与从容。“那个时候,只不过是一个后方的小文员而已。”他的话语中没有丝毫的炫耀,反而带着一种淡淡的谦逊。
此时,大屏幕上一直神情严肃的研究人员动了动嘴唇,缓缓开口道……
“作为长期研究guys技术体系的研究员,流星技术确实是guys当年的顶尖成果,甚至可以说是人类对抗异次元威胁的“破局之术”,但也正是其致命缺陷,在那次灾难性的误用中吞噬了许多国家包括日本的支部小队。
这项基于外星能量晶体逆向工程的技术,几乎重构了人类的战术逻辑,大大提升了驾驶员的存活率,单兵装备能实现多频段能量攻击与防御,载具方面,雁飞翼号的量子隧穿引擎能在0.3秒内完成极限转向,布灵格扇进化型能反推敌方光线。
但它的缺点,每一条都藏着生死线。首先是能量稳定性极差,流星粒子激活后每10秒就衰减15%,单次使用本就不能超过1分钟,一旦强行延长,能量场就会失控。
其次是强制超频的代价,枪管即被永久损坏——这还只是单兵装备,要是载具或基地核心系统超频,后果不堪设想。
再者,人机协同的门槛极高,需要“流星同步训练”让驾驶员脑波与粒子共振,多名队员曾因共振失败导致战机失控。
更隐蔽的是它对地球生态的消耗,每次使用都会抽取地球磁场能量。
那次事故前,日本支部为对抗突发的异次元裂缝,连续三次强行启动凤凰巢的空间锚定系统,还超时间使用雁飞翼号的相位引擎——他们或许是想守住防线,但忘了能量衰减的规律:
超过1分钟后,粒子会从“时空褶皱”变成“空间撕裂”,那天记录显示,能量场突然坍塌,不仅撕裂了异次元裂缝,还引爆了凤凰巢的反应堆,整个基地连同出击的小队,瞬间被卷入能量乱流,无一生还。
正是这场悲剧让guys彻底清醒:流星技术的顶尖,是用无数安全红线堆出来的。它的能量不稳定、衰减失控、人机协同风险,在“必须赢”的压力下太容易被忽视,而一旦忽视,就是全员覆灭的代价。
所以从那以后,guys封存了所有流星技术资料,不是否定它的价值,而是用最沉痛的教训证明:任何超越时代的技术,都必须被敬畏锁住,否则,光芒终将变成焚身的火焰。”
众人静静地看着屏幕,当研究人员将当年流星技术背后的隐情和盘托出时,仿佛有一股无形的寒意席卷而来,大家不约而同地冷吸一口凉气。
“队长!”相原彰司突然看向世良隼人,他的眼神中带着一丝急切和担忧。
他的意思很明显,如今知晓了流星技术被封禁的原因,但是现在,他们必须重新启用流星技术。
“好了,彰司。”世良隼人缓缓站起身,他的身姿挺拔如松,语气中透着不容置疑的坚定。“你跟我一起。”他的眼神中闪烁着果敢的光芒,仿佛已经有了应对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