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进宫(第2页)
沈砚冰是一个正在南京大学堂读书的女学生,今年十六岁,比徐静姝大两岁。
国宾馆三楼307室的气灯在暮色中泛起暖黄,徐静姝正对着铜制穿衣镜梳理鬓发,门把转动的声响惊起她指尖一颤。推门而入的少女抱着靛青布包,月白旗袍下摆沾着星点泥渍,乌发用素绢随意束着,腕间却戴着与衣着不甚相称的翡翠镯子——那是江南士族女子常见的嫁妆款式。
“我是应天府沈砚冰。”少女放下布包,声音里带着书卷气的清冽,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旗袍下摆的褶皱,“方才在大堂看见顺天中学的名册,你是徐静姝吧?方才客房登记时见过你,你的发髻很有个性。”
徐静姝的手顿在发间,想起前日体检时被女官盯着量三围的窘迫,忽然觉得眼前人比自己更像被命运推上戏台的木偶。沈砚冰的行李简单得惊人,除了两套换洗衣物,便是用油纸裹着的半打宣纸和狼毫笔,青布包里还露出一本《永昌帝文选》,看来也是用来临时抱佛脚的。徐静姝盯着沈砚冰看了半天,赞道:“姐姐真是仙女下凡,我还从未见过似姐姐这般美丽的女子,真是摄人心魄!”
沈砚冰被徐静姝夸的有点不好意思,回道:“妹妹也不差啊!”
徐静姝话多,问道:“仙女姐姐,你如何参加的选秀,皇帝真的那么好么?值得万千女子飞蛾扑火?”
沈砚冰指尖骤然捏紧腕间翡翠镯,那抹翠色在气灯暖光里碎成粼粼波光,像极了三月秦淮河上被画舫搅碎的月影。她垂眼望着自己素绢上的褶皱,喉间滚过一声极轻的叹息,再抬头时,睫毛上已凝了层水光:“我爹爹是应天府六合县的县丞,三个月前上元县县令出缺,我爹爹找到知府想升迁,知府始终不吐口,后来知府托媒人前来提亲,想娶我做他的儿媳,我爹爹才知道问题的关键,便一口答应,并收了聘礼,随后我爹如愿当上了上元县令,可我听说知府的儿子是一个不学无术,天天寻花问柳的浣裤少爷,我不愿嫁,为了逃婚,但偷偷报了名,参加了选秀,这不就来到了京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