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凌在明末丰收的西瓜

第429集,永昌帝寿宴(第2页)

 

三个月后,爪哇巴达维亚港旌旗蔽日。五十艘战舰集结完毕,旗舰“洪武号”乃最新式蒸汽铁甲舰,装备120毫米后膛炮十二门,火箭发射器六具。太子王锦繁立于舰桥,身后四位皇子皆披轻甲,意气风发。

 

卢思准单膝跪地:“殿下,舰队已备足淡水、火药,另携农具种子三万件,工匠五百人。”太子颔首:“卢都督,此次非为征战,乃为殖民。遇土着当以怀柔为先。”

 

1664年2月14日,舰队扬帆南下。

 

4月3日,了望手高呼:“陆地!”——澳洲北岸的红土悬崖赫然在望。太子命舰队泊于一个大海湾(注:后世叫达尔文湾),派小艇探查。

 

次日,先锋营回报:“岸边遇土着数十,皮肤黝黑,以石矛狩猎。言语不通,但见我军未逃。”王锦普提议:“可赠大米、面粉、铁器结交。”王锦天却冷笑:“蛮夷何须客气?直接驱赶便是!”太子斥责:“父皇常言‘远人当抚’,不可妄动刀兵!”

 

4月10日,大明军于海岸筑“永昌堡”,升龙旗。卢思准派舰测绘海岸线,发现东部河流密布,土壤肥沃。王锦庆率农垦队播下稻种,不料三日后,千余土着围攻营地,箭矢如雨。

 

“结阵!”太子令火枪队齐射,土着溃散。此战虽胜,却令太子忧心:“强占其地,必生后患。”遂命人寻土着酋长谈判。

 

1664年5月,通译通过手势得知,土着称此地为“卡卡杜”。太子邀酋长“乌鲁”至永昌堡,赠丝绸、大米、白面、铁斧,许诺:“大明愿以物易物,共享土地。”乌鲁见火器之威,终允诺划界而居。

 

6月,太子分兵三路:

 

王锦普率军西进,于珀斯(未命名)筑城;

 

王锦天北上探矿,发现巨型铁矿;

 
王绵同组织移民开垦东南平原。

 

1665年元旦,永昌帝收到太子捷报:“南大洲已设三府九县,移民两万,得金矿一处、铁矿三处。土着渐习农耕,愿为大明子民。”

 

永昌帝赋诗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