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凌在明末丰收的西瓜

第452章 科伦坡海战(第3页)

 

“海尔德兰号”和“乌得勒支号”同样遭到了灭顶之灾。它们射出的炮弹甚至无法靠近明舰,而明舰射来的大口径炮弹却如同长了眼睛,不断在它们身边炸开巨大的水柱,或者直接命中船体。木质的船身在钢铁与高爆火药面前脆弱得如同纸糊!爆炸、起火、进水、倾覆……两舰在绝望的抵抗中迅速步入了“泽兰省号”的后尘。

 

港口内的武装商船和巡航舰更是如同待宰的羔羊。明军第二分队的猛烈炮火如同犁地般覆盖了整个港口水域。船只被炸得粉身碎骨,栈桥燃起冲天大火,岸防炮台在持续的重炮轰击下,一座接一座地化为齑粉,碎石和守军的残骸四处飞溅。整个科伦坡港在短短半个时辰内,就变成了一片燃烧、爆炸、浓烟滚滚的人间地狱!荷兰人微弱的抵抗之火,被绝对的力量瞬间掐灭!

 

海面上漂浮着无数的残骸、尸体和挣扎的落水者。侥幸未沉的几艘小船挂起了白旗,在燃烧的海面上绝望地飘荡。

 

“陛下!敌舰队已基本丧失战斗力!岸防核心炮台大部被摧毁!” 卢师准的声音依旧沉稳,但眼中也闪过一丝对己方火力碾压的震撼。

 

光武帝看着眼前炼狱般的景象,脸上没有任何波澜,只有冰冷的杀意得到宣泄后的满足感。他再次抬手,指向浓烟滚滚的科伦坡城:“传令!陆战队!登陆!目标——东印度公司总部!朕要活捉范·迪门!”

 

“遵旨!” 王锦华兴奋地领命,立刻通过旗语下达命令。

 

早已蓄势待发的庞大运输舰队打开了舱门。无数艘登陆艇如同离弦之箭,冲向硝烟弥漫、火焰冲天的海岸!艇上满载着身着黑色制服、手持“全无敌五型”步枪、眼神冷厉的帝国海军陆战队士兵!在“猛虎”坦克(由特殊的大型登陆艇运载)和轻型野战炮的火力掩护下,他们如同黑色的潮水,迅速冲破了荷兰人残存岸防力量的微弱阻击,踏上了科伦坡的土地!

 

战斗在陆地上迅速演变成一边倒的屠杀和清剿。荷兰士兵和公司雇佣兵早已被海上的毁灭性打击吓破了胆,组织不起有效的抵抗。陆战队士兵以娴熟的战术队形快速推进,步枪精准点射,手榴弹清理堡垒,喷火器焚烧顽抗点。黑色的浪潮势不可挡地涌向城市中心那座象征着荷兰东方霸权的白色建筑——东印度公司总部大楼!

 

大楼内一片末日景象。文件散落一地,职员们惊恐地尖叫奔逃。总督安东尼·范·迪门颓然地坐在他那张巨大的红木办公桌后,听着外面越来越近的枪声和爆炸声,眼神空洞。他手中握着一柄精美的燧发手枪,却迟迟没有勇气举起。

 

“砰!” 办公室华丽的大门被粗暴地撞开!数名杀气腾腾、浑身硝烟的大明海军陆战队士兵冲了进来,黑洞洞的枪口瞬间锁定了房间内的每一个人。

 

“举起手来!投降不杀!” 带队的军官用生硬的荷兰语厉声喝道。

 

范·迪门惨然一笑,手中的燧发手枪“哐当”一声掉落在昂贵的地毯上。他缓缓地,颤抖着,举起了双手。他知道,荷兰东印度公司近百年的东方霸业,就在这一刻,随着科伦坡的陷落和他本人的被俘,彻底终结了。

 

消息如同插上了翅膀(通过缴获的荷兰短波电台和大明舰队自身的电报系统),在光武帝王锦繁的授意下,第一时间传回了大明本土,并迅速通过帝国的宣传机器扩散至全球!

 

《帝国邸报》头版头条以血红大字宣告:

 

> **“天兵东来,犁庭扫穴!科伦坡大捷,荷兰东印度公司灰飞烟灭!总督范·迪门及以下三千余寇首尽数成擒!”**

 

> **“光武陛下神威天纵,首战告捷!远东毒瘤,一朝肃清!”**

 

同时配发的,是几张由随军画师根据战场速写和照片绘制的震撼画面:燃烧下沉的荷兰战舰、飘扬着日月旗的陆战队士兵冲进总督府的瞬间、以及垂头丧气的范·迪门被押出办公室的特写!

 

这则消息如同第二颗重磅炸弹,在已经风声鹤唳的欧洲再次引发滔天巨浪!恐惧如同瘟疫般蔓延。阿姆斯特丹的股市彻底崩盘,银行遭遇挤兑,市民陷入恐慌。威廉·奥兰治亲王率领的庞大求饶使团,在海上收到这晴天霹雳般的噩耗后,陷入了彻底的绝望和迷茫——科伦坡已失,总督被俘,他们此行,还有意义吗?还能阻止那位愤怒的东方皇帝继续西进的铁蹄吗?

 

紫禁城养心殿,光武帝王锦繁看着由快船接力送回的捷报和范·迪门的亲笔投降书(被要求写下认罪书),年轻的脸上露出了志得意满的笑容。科伦坡的胜利,如同最醇厚的美酒,满足了他对“完美帝王功业”的渴望,更极大地增强了他的威望和信心。

 

他提笔,在那份标注着“科伦坡大捷”的战报上,用朱砂批下四个比鲜血更刺目的大字:

 

“乘胜追击!”

 

笔锋所指,正是地图上那遥远的、低洼的荷兰本土!洪武号铁甲舰巨大的烟囱再次喷出滚滚浓烟,庞大的舰队在补充完给养和陆战队后,没有丝毫停留,拔锚起航,庞大的钢铁身躯劈开万顷碧波,带着征服者的傲慢与复仇者的怒火,朝着西方,朝着欧洲的心脏,朝着那场注定更加惨烈与震撼的最终决战——荷兰本土战役,坚定地驶去!西苑菜畦的绿意,早已被万里征途的硝烟和血火彻底覆盖。帝国的巨轮,在光武帝的意志驱动下,正以前所未有的蛮横姿态,碾向历史的下一个转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