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拿捏严人英(第3页)

武道高手拥有了飞翔的能力之后,身上配置有防御性的铭文武装,与修士对抗起来丝毫不落下风,尤其是无漏卫还全部都是被严格训练过。

这一战,可以说是打得风起云涌,天地变色,狂风暴雨,雷鸣电闪。

不过战斗持续的时间只有十几分钟,万仙大阵就直接宣告溃败,毕竟这帮人联合起来依然是一盘散沙,在承受了不到百分之十的伤亡之后,剩余的修士就直接崩溃掉。

反而大干帝国这边的伤亡要惨重得多,死伤可以说是近万人,按照战损比来说的话,几乎是十来个大干精锐才能换掉一名修士。

这一战的结果轰传天下,根本不用大干帝国的宣传机构发力,便直接在大荒上传播了开去。

此战被命名为“谪仙之战”,不要说张俊和陈明,就算是乡间老叟,也是对此耳熟能详。

***此时乌七郎被围住之后,挡在了他前面的那名炼气修士冷冷的道:

“稷都当中,只有佩戴参商令的修士才能飞行,你初来乍到,不知者不罪,赶紧落下去。”

乌七郎性格本就暴躁,立即怒道:

“凭什么?”

他这句反驳的话一出口,周围围着他的那群御风士立即神色一紧,然后胸口处护心镜的位置开始发出了嗡嗡嗡的声音,同时对他做出了瞄准的动作。

这就是八个月之前,大干帝国翻出来的第二张底牌:阴阳独步玦。

此物只有拳头大小,呈现出八卦形状,既能加装在头盔上,又能加装在胸口。

一旦启用之后,便能激射出一道火焰射线或者是寒冰射线,倏然迅捷,一闪而灭,因为这是典型的“集威力于一点”的攻击。

其单发的阴阳射线威力还好,然而在战场之上,通常都是十几个凡人同时集火一名修士,这样的话护身法器都很难抵挡得住。

阴阳独步玦发射出来的火焰射线叫做万里起云烟,发射出来的寒冰射线叫做太阴玄枢闪。

谪仙之战当中,至少有九成伤亡的修士,都是陨落在此物之下。

值得一提的是,现在八个月过去,已经有铭文学的高手匠人制作出了类似于御风匣的铭文武装,但灵动之处还是明显逊色。

但阴阳独步玦这件铭文武装连仿制成功的都没有。

张俊与陈明见到乌七郎身陷重围,忍不住也是为了他捏一把汗,心里面也是在庆幸自己没有依靠修道者的身份肆意妄为。

突然,为首的那名炼气修士淡淡的道: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在我大干的国土上,那就要守我大干的规矩。”

“当对你进行了三次警告之后你依然不肯听从,那么我们就要将你拿下,强行驱逐出境。”

“如果在拿下的过程当中你胆敢拒捕或者武力抗拒,那么死伤自负。”

乌七郎的脸色顿时变得十分难看,看起来颇为进退两难。

好在张俊此人豪爽大方,平时也算是热心人,便在旁边大喊道:“前方可是乌兄!来来来,小弟这里有一事请教。”

有了这个台阶,乌七郎顿时在心中松了一气,冷哼一声之后,便朝着这边落了下来。当他脚踏上甲板的时候,这才发觉脊背上湿漉漉的全是冷汗。

此时陈明注意到,尽管之前闹出来了那样大的事态,可是周围的那些挑夫,船工,商人,包括路人都是一脸平常的样子,该做什么都还是在做什么。

很显然,类似的一幕在这地方已是多次上演过了,所以这些升斗小民都已是习以为常,将之当成生活的一部分。

毋庸置疑,乌七郎此时乃是非常不爽的,他在这边呆了一会儿之后,只觉得脸上很是有些挂不住,便拱拱手气呼呼的道:“这个鬼地方好生无趣,真是令人扫兴至极!我乌某就算是死,也不会再来这里!”

乌七郎说完了之后,便直接跳上了旁边的另外一艘客船,看样子竟是马上要走人。

张俊与陈明见到了这一幕之后,也是有些面面相觑,心中对这稷都已是多了几分戒惧,但他们不远万里而来,却是开弓没有回头箭。

两人刚踏上码头,便见一队身着玄色制服的巡查队迎面走来。为首的队长手持一块“照心玉“,玉面泛着淡淡青光,能照出修士气息。

“两位,可是初到鱼跃港?“队长语气平和,但目光锐利。

张俊拱手道:“正是,我二人从青州而来,欲往稷都藏道楼一观。“

队长点头,示意旁边的文士开始记录:“请两位留下名字,籍贯,修为,方便我等做个记录。这并非歧视,而是此时大干还在与六国交战,必须预防有叵测心思的人混入其中。”

张俊和陈明还能说什么呢?老老实实照做吧。

队长见到两人十分配合,便微微点头,收取他们两人十枚财神银元之后,递过两枚木牌:

“这是寓居令,持此可自由出入城中大部分地区。记住,城中禁飞,若有急事,可租用风行辇代步。”

“记得将此牌保管妥当,来到这里如果满一个月的话,需要重新领取一次寓居令,离城的时候将之上缴就可以退还十个银元。”

陈明接过木牌,好奇地翻看,只见牌上刻着细密的铭文,隐隐有灵光流转,正面写着寓居令三个大字,背面则是写着有效期一月。

还有两行小字写着:

此物可寻巡城卫上缴,也可在稷都当中任意一处官办客栈当中上缴(官办客栈招牌材质与此牌材质一模一样)离开码头,两人沿着主街前行而去。

街道两侧,商铺林立,招牌上大多嵌着“明光符“,大放光明,在夜间也是十分清晰。

一家食肆门口,小二正用“传声筒“吆喝着客人,这玩意看似普通铜管,实则内刻扩音铭文,能将声音清晰传至百步之外。

“两位客官,可要来碗热腾腾的灵米粥?”

“本店今日新到一批雷荷泽的银鳞鱼,鲜得很!”

张俊摇头婉拒,目光却被街角的几头“自走木牛“吸引。

这几头机关兽无人驾驭,仅凭车轴上的“引路纹“,便稳稳当当地沿着既定路线行驶,将货物送往指定货场。

“铭文之道,竟已渗透至此……“

陈明喃喃道。

张俊深吸一口气,望向远处巍峨的稷都城墙,轻声道:“走吧,藏道楼还在等着我们。“

两人穿过熙攘的街道,身影渐渐消失在黑暗之中,而鱼跃港的喧嚣,依旧如潮水般涌动,永不停歇。

***两个小时之后,

陈明与张俊终于见到了藏道楼。

这座令他们魂牵梦萦,心心念念的建筑,却与他们心中的那栋聚天下道藏的圣地截然不同。

此地位于雷荷泽畔,有一条笔直的大道直透过去,这道路坚硬若石,足可让二十人并排行走,表面呈现出灰白色。

但是,大路的两边竟全是层层迭迭的桑田,看起来碧绿无垠,宛若绿海。

可以见到还有桑农在其间耕作,收集桑叶,采摘肥美乌黑的桑葚。

来到大道尽头之后,便见到前方赫然出现了一处庄园,三丈宽的青石台阶尽头,两扇柏木大门肃然静立,前方还有一处广场,却只有寥寥数十人在此地逗留,一个个都仿佛若有所思的样子。

门高两丈,通体漆作深赭色,无雕花无纹饰,仅以七排铜钉横纵排布,每排九枚,取“七九问道“之意,铜钉磨得发亮,却无半分浮华,门楣悬一方松木匾额,上书“藏道楼“三个乌墨楷字,笔锋方正刚直,无勾无挑,匾额四角包着素铜,铜色暗沉,与木纹浑然一体。

门分两扇,各镶一只素面青铜门环。环身无纹,仅以圆润弧度示人。

在大门两侧赫然挂着一副对联:仙凡本一体,道心修性命,

圣俗皆同源,人世砺精神。

两人站在这里面面相觑,如此藏道楼,如此对联,真的是让两人在扪心自问是不是来错了地方啊。

在这里踌躇了良久,张俊这才上前,对着旁边一人道:

“这位兄台请了,敢问此地是不是藏道楼。”

这人点点头,有些不耐烦的道:

“是是是,看到旁边的那个身穿蓝色衣服的人没有,要进去就找他,别耽搁我悟道。”

两人于是便小心翼翼的来到那人面前,说明来意,并且已经做好了被狠敲一笔的打算。

然而此人并没有多说什么,只让两人出示了寓居令,便示意让两人从侧门进入了,紧接着又道:

“两位若是进去之后还有什么疑问的,直接找我这样的训导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