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对联(第2页)

 第二串,就在眼前。 

 不少人看着这串金珠子,眼中都露出了渴望之色。 

 国人有几个能拒绝辟邪,转运,发财这几个buff呢? 

 就算是景区的资方大小姐,也非常的想要,景区开业之前,想要花重金买下都被拒绝了。 

 金山寺又不差钱,人家在寸土寸金海城的市中心还有一个大寺,叫静安寺。 

 几百万几千万对金山寺来说,完全是洒洒水。 

 他们现在就求一副对联。 

 金山寺只是被纳入景区的范围了,又不是被景区买走了。 

 人家有自己自主的经营权。 

 “我来试试。”一个老者走了出来,接过了电容笔。 

 不少人认出了他的身份,纷纷惊呼。 

 “我认得他,国学大师徐子健!” 

 “杭城大学的文学系教授,古典文学大家!” 

 “汉语言文学的先驱者!” 

 徐子健大概七十多岁的样子,戴着眼镜,盯着要求。 

 金山寺的要求也很简单,对联要磅礴大气,关键还要把背后的万佛湖给写进去,契合环境,还要与时节相对应。 

 也就是说,要写秋,要写湖,还要写出佛门的空然物外和超脱感。 

 徐子健思索了很久,最终才写下了一行对联。 

 俗话说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 

 文学素养并不高的人看了一眼只觉得好牛逼。 

 但有文学素养的人,则是纷纷惊呼:“不愧是古典文学大师,对仗如此的工整,平仄适应,这对联应该会被采用的吧?” 

 十几个评委交头接耳的议论了一会儿,方丈随即道:“徐先生,您这首对联,对仗非常的工整,但却不适合金山寺,抱歉。” 

 徐子健有些遗憾的摇摇头,对旁边的女孩说道:“不好意思啊,爷爷没能给你争取到这串金珠子手链。” 

 女孩子大概十五六岁的年纪,闻言道:“没关系的爷爷,金山寺求对联已经好几年了,在网上也征集了几千幅,可见要求很高。” 

 见徐子健都失败了,不少跃跃欲试的中年男人一个个放弃了幻想。 

 连徐子健写的都不行,我们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