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但是话又说回来(第2页)

 总之,酒桌上的众人,表情各异。 

 “天机,怎样?”周岩石问道。 

 蒋天机叹息了一声:“我的学生们,输的不冤!” 

 宁政沉着的问道:“那在国内建立研究所的事情……” 

 “我同意了!”蒋天机说道,“但我有一个要求。” 

 宁政问道:“请说。” 

 “他要去研究所任职,担任客座教授的职位。”蒋天机指向了沈闲。 

 宁政点点头:“可以。” 

 这下子轮到沈闲不干了,沈闲笑着说道:“宁书记,我还没同意呢?” 

 自己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呢。 

 体育馆要买下来,还要装修,另外还要入股遇安传媒,捧出几个天王天后,等实现了财富自由后,就去教小学。 

 在研究所里面任职,教的都是非富即贵的人,他们的路已经成型了,不需要自己去引导。 

 但小学生们不一样。 

 自己忙的很呢,哪有时间去研究所里面任职? 

 宁政脸色不变,看向了沈闲:“你不愿意?” 

 沈闲笑容没有丝毫的攻击性,道:“宁书记,不干预他人的人生和想法,是最基本的尊重。” 

 就像他,他从不干预任何人的人生和想法,就比如宁彩。 

 宁彩有自己的路要走,无论她喜不喜欢,从政是最适合她的路。 

 所以他也不喜欢别人来干预他的路。 

 就像宁政现在的做法。 

 宁政作为一方大佬,自然不会发飙,只是很淡然的点点头:“知道了。” 

 这下子轮到蒋天机和徐子健急了。 

 这么一个才子,要是让他去搞音乐,那岂不是最大的浪费? 

 现在学古典文学的那些年轻人,一般都是什么人? 

 肯定有真心喜欢的,但都隐藏在了民间。 

 而明面上那些头衔很多的年轻的古典文学研究者都在干嘛呢? 

 镀金。 

 什么诗词协会的秘书长啊,副会长啊,甚至会长啊,客座教授啊。 

 先搞一个头衔,然后去干嘛呢? 

 从政。 

 这就是国内的现状。 

 而国外研究所的那些人呢? 

 因为他们祖籍在国内,只不过国籍在国外。 

 他们家里都有矿,或者在国外非常的有话语权,所以他们是认真搞研究的。 

 所以现在国内和国外的差异是很大的。 

 古典文学,国内现在一个扛大旗的人都没有,甚至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