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严复

 次日,祥子出门没多久就急匆匆回来了。

 “九子!九子!”他大喊道。

 秦九章推门问道:“咋了?”

 “你认识曹先生?”祥子说。

 “对啊。”

 “曹先生是个大好人,以前我在他家拉过包月!也对,你去过大学堂,当然认识曹先生。”

 祥子叽里咕噜自言自语了一大通。

 秦九章问:“曹先生有什么事?”

 祥子这才想起正事:“曹先生找你,让我来托个信。”

 “他在哪?”

 “曹先生说,他和严,严什么来着,”祥子没记清名字,“反正和一个姓严的在二院等你。”

 “严复?”秦九章问。

 “对,就是叫这个名字!”祥子说。

 “严先生不是身体不好嘛,怎么又来京城了?”这次是秦九章自言自语,“谢了,祥子,我马上就去。”

 祥子说的“二院”,就是北大二院,也就是北大最初的校区——和硕公主府。

 至于为何称为“二院”,前文有过描述,是因为红楼强势崛起成为了一院。

 秦九章猜得出为什么严复要去二院,而不是红楼。

 因为严复和北大这批新人有些矛盾。

 早在五四之前,北大内部就有“新旧之争”,具体比较复杂,但大体就是崇尚新文化的一批人,与崇尚旧文化的人的斗争。

 北大的新旧之争持续了好几年,自然是新派胜利了。

 严复、林纾等人都被算在了守旧派中,黯然离场。

 但严复比较特别,他是在新旧斗争最初的领导权斗争中败下来的,他本质上并不反对新文化。

 严复是袁世凯的人,被委派当了北大第一任校长后,与首任教育部长蔡元培关系不佳(蔡是南方孙先生的人,不喜欢袁世凯跳过教育部和国会直接任命校长的方式。)。

 后来严复更是因为参与了袁世凯复辟的“筹安会”,被京城所不容。

 此后,就再未踏足京城。

 这次算是破了例。

 二院是从公主府改过来的,风格完全就是传统中式,而且这一块校区面积也不算大。

 来到校门口,守门的看了看秦九章,又看了看手里的报纸:“你是那个车夫秦九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