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鬼屋(第2页)

 “那正好!”

 秦九章说:“今天这部电影值得一看,是部喜剧片,出自美国当红的喜剧明星巴斯特·基顿,这人可是与卓别林齐名的!他开创了动作喜剧的门类,还是成龙大哥的偶像……”

 杨晓寒眨眨眼:“九哥,你怎么知道这么多?”

 她自然不可能听过“成龙”,以为也是自己不知道的某位电影明星,没有在意。

 “额……都是从报上看到的!你晓得的,为了译稿挣钱,我经常买报纸。”

 这个解释没什么漏洞。

 杨晓寒踌躇道:“可一下子就花将近两块钱……”

 “走吧!”秦九章不由分说道。

 有些决定得自己果断做。

 天桥电影院是京城比较早的一家电影院。

 可惜的是门口没有看到卖爆米花的。

 看来有声电影出现之前是不可能有后世看电影的体验了。

 没错,目前还都是无声电影。

 无声代表什么?

 代表它给观众无形中加了一道认知屏障,拔高了门槛。

 因为电影需要通过字幕的形式来展示人物对白。

 听懂话和认全字,在这年头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相差悬殊。

 所以有声电影出现之前,电影院是相当高雅的场所。

 电影院老板也在有意维持这种高雅的品位,自然不会允许观看电影时出现吃爆米花这种很容易污染地毯的行为。

 而且吃爆米花的声音还会影响他人的观影体验。

 ——至于你们想的在电影院里亲个嘴、揩个油?

 嘿嘿,那就更不可能了!

 要高雅!

 直到几年后有声电影出现,同时电影院变得更多、价格相对亲民、电影的声音可以盖过吃爆米花的声音后,吃爆米花才成了看电影时的常备选项。

 总而言之,这时候看电影,甚至比听戏都庄重。

 听戏起码有声音,能叫声好哪。

 天桥电影院门口张贴着大大的海报:“美国最新电影,《鬼屋》首映!”

 杨晓寒说:“听名字不像喜剧电影。”

 秦九章说:“估计是为了起到反差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