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七章 嗯哼

几个女生跟随着人群,从电影院里出来,影院外黑洞洞的夜晚让她们加快了脚步,有一些紧张,小跑到车上,一直等到汽车发动起来,往露易丝安娜大学的校园里开去,才又重新有了谈兴。

 

苏珊道:“你们说明天那些影评人会怎么说?”

 

菲儿:“管他们的呢?我觉得这是我这辈子看过最好看最感人的电影。我准备过两天再来看一次。”

 

黑人少女道:“我也要来,记得叫上我。我一想到这是最后一次在大屏幕上看到爱德华,我就好难过。”

 

“哈哈哈,最后你哭的样子真丑。”

 

“你也是一样。”

 

“你们说爱德华真能入围奥斯卡吗?”

 

“如果不能,我这辈子都不会再看奥斯卡,我发誓!”

 

不多时,汽车开回了学校,回到宿舍后,四个女孩意犹未尽,又坐在客厅里聊了一会儿,这才回到各自的房间休息。

 

第二天是星期天,没有课,这周苏珊也提前和母亲说了不回家,于是她一觉睡到中午才起,随后换上衣服,敲了敲隔壁几个寝室的门,发现没有人回答,知道应该是都出去了,于是拿起手机,一个人下了楼。

 

在学校找个了餐厅吃晚饭,又买了一杯咖啡,随后在校园的公园里,找个了风景不错的地方,找了个长凳坐下来,拿出手机。

 

没错,要说几个朋友里,谁最在乎《暮光之城》能不能进入奥斯卡,毫无疑问就是她了。以前不关心的事情,现在她却不得不关心起来。

 

回忆起之前在网络上看到的那一篇《什么样的电影才能够入围奥斯卡》,她首先打开了烂番茄网。

 

文章里说了,烂番茄新鲜度往往是奥斯卡的第一道门槛。

 

如果一部电影的专业影评人好评率低于 60%,几乎可以判定它没戏。

 

而真正进入奥斯卡主流视野的作品,普遍需要 80%以上的新鲜度,甚至 90%左右,才算是“值得考虑”。

 

虽然之前首映礼后,已经有少量媒体率先给出了评论,但公映后的第一天,显然才是关键时刻。

 

所以苏珊迫不及待地输入了“暮光之城:破晓2”,点开页面,心里砰砰直跳。

 

随后,页面跳了出来。

 

烂番茄新鲜度 71%,共收录了 90多篇评论,平均分 7.9/10,观众评分高达 84%!

 

“啊!”

 

苏珊惊喜的叫了出来。

 

毫无疑问,这是暮光5部电影里,从来没有出现过的分数。

 

哪怕除去烂番茄新鲜度只有39%和29%,被很多影评人大肆抨击的第1和第2部。

 

口碑逆转的第三部,新鲜度也仅仅只有51%。

 

而去年的破晓1,则是在49%,其中爱德华和劳拉的海中亲密戏虽然被很多人粉丝吹捧,但在影评人那里却评价一般。

 

这一次大结局,居然是71%!

 

当然,比起drop那夸张的93%远远不如,但是这已经是突破前座的成绩了。

 

想到这,苏珊又不禁默默地叹了口气。

 

虽然约她去看drop的男生有很多,但她一个都没有答应,那天还是自己一个人去看的。然而她也不得不承认,网上说得对,一个人去观影那就是煎熬,是情绪和生理上的双重打击。

 

回到眼前,苏珊首先点开烂番茄的顶级影评人专栏,破天荒的,她头一次在这里看到这么多良性评论。

 

“虽然《暮光之城》系列一直饱受批评,但陈在大结局的演绎让情节升华,他的存在让故事不再完全依赖少女幻想。”——玛诺拉·达吉斯,《纽约时报》,新鲜。

 

看不懂。‘

 

苏珊摇摇头,继续往下看。

 

“别误会,《破晓2》仍然是粉丝电影,但陈在这里的表演是真的让人印象深刻。尤其是最后他讲述永恒的的那一刻,他用他的表演,让观众感受到时间的重量。”——彼得·崔弗斯,《滚石》,新鲜。

 

没错。

 

苏珊认同的点点头,哪怕时隔一晚上,她现在脑海里依旧盘旋着最后那个镜头。

 

陈说出那一句话的表情,实在是太耐人寻味了。

 

虽然她不明白时间的重量是什么,但是,她却真从其中感到心里像压了块石头,难受。

 

“即便陈的表现值得注意,但影片整体依旧无法摆脱拖沓和叙事上的缺陷。观众的泪水更多源于告别情绪,而非真正的电影质感。”——肯尼斯·图兰,《洛杉矶时报》,腐烂。

 

哼。又来了。

 

哪里拖沓了?

 

“电影靠陈勉强撑起了尊严,但一旦镜头离开他,立刻就露出了苍白与空洞。而陈的表演也并非无懈可击,对于一个中国明星来说,动作镜头出乎意料的是他的弱项。”——托德·麦卡锡,《好莱坞报道者》,腐烂。

 

屁!

 

昨天明明打斗得那么精彩!好莱坞报道者全都是些种族歧视分子!

 

“陈在《破晓2》里的表演,出乎意料地成熟与内敛,他让一部以粉丝为核心的系列电影,有了片刻真正的艺术火花。但整部电影依旧是一部迎合青少年情绪的浪漫幻想。”——罗杰·艾伯特,《芝加哥太阳报》,腐烂。

 

罗杰·艾伯特?

 

看着最后那个名字,苏珊的眼睛微微睁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