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舌战群英(六)(第3页)

 夏凡听罢,有点诧异。这算什么题目?我对祖国未来的美好畅想?这种开放性的话题,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往往极限拉扯,难定输赢,颍川才子难道不想赢了?

 不对,有猫腻,似乎有种阴谋的味道。

 书童说完,不止夏凡,场中众人也纷纷陷入了思考。

 钟毓面露凝重之色,他望向夏凡,微不可察的对其使了个眼色。

 作为世家子弟,且父亲曾在朝为官,政治敏感性显然非常人可比。自桓灵二帝以来,天灾人祸不断,百姓流离失所,天子不修德行,骄奢淫逸,敛财加税,底层苦不堪言。未来如何?必然只会越来越差,这是所有人都心知肚明的。

 但,心知肚明的事却不能放在明面上说。

 你能说大汉日薄西山?你不能。当今陛下绝非开明纳谏之人,这种政治错误的言论,你敢试试,那就逝世!

 你能说大汉蒸蒸日上?你不能。你说了,你就是睁眼说瞎话,你就失了文人风骨,你就是谄媚之徒,德不配位,纵有大才又如何?

 颍川才子输了比试,可赢了风骨。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关于这点,钟毓懂了,郭览也懂了,其他颍川学子或早或晚也都露出恍然之色。郭览悄悄对书童说:“彩!当赏!”

 书童道谢一番,然后更有底气的催道:“夏公子,可有高论?”

 夏凡生在红旗下,长在红旗下,不懂得古代的因言获罪,纯纯的大学生一枚,书生意气,挥斥方遒,尚未经历过职场潜规则,也没有成年人心中的弯弯绕。

 他只是感到这个问题似乎有些不妥,但短时间却没想到关键。

 但是,本着语不惊人死不休(装十三)的效果,你问我什么,我就答什么,这样不是显得我很没有面子?

 所以,夏凡故作不屑:“便是此题么?吾尝闻颍川才子,真理当前,宁折不弯,豪气干云,汝作此问犹如丑妇行街,遮遮掩掩,又如妓子脱衣,扭扭捏捏,殊为可笑!吾且改此问题,试看颍川诸人谁人敢答?”

 说到这,夏凡顿了顿,大喝一声:“吾有三问,诸君听好:一问大汉几年将亡?二问乱世历时几何?三问天命将归何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