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襄阳名城(第2页)

 杨慎叹道:“汝之提议,吾岂会想不到?奈何吾初到任上,襄阳大族不与我等亲热,如无其参与,全场尽平民白身,所谓‘才子佳人宴’便沦为笑话。”

 幕僚也暗叹一声,不再言语。

 这就是东汉末年的现状:知识垄断在世家大族手中,寒门再难出贵子。才子佳人,唯有世家可以蕴育。没有世家支持和配合,各级政令难行,官员难有作为。而察举制下,皇帝选官几乎全是从世家大族提供的池子中捞人,新官上任,首要之事便是反哺家族。如此循环之下,世家愈发强大,皇权愈被架空。

 所谓“流水的王朝,铁打的世家”、“百年皇朝,千年世家”,便是对这一现实浓缩的写照!

 正在杨慎忧愁之际,突有下人禀报,言一少年并一壮汉求见。

 杨慎来了兴趣,自己刚到任不久,主动拜会的人可并不多。所以赶忙问道:“哦,来人可通姓名?”

 “少年自称夏凡,壮汉名叫典韦。”

 “夏凡与典韦,吾不曾相交,偏这名字似曾相识……”杨慎努力回想。

 幕僚激动道:“莫不是流萤才子夏凡,与那兵器谱第一典韦乎?”

 杨慎一拍大腿:“若真是此二人,吾有救矣!”

 府门外,夏凡和典韦并肩站立。

 典韦低声问道:“主公,方才报名号,为何只言‘夏凡、典韦’?汝之钟公高徒缘何不提?”

 夏凡淡淡道:“无他,逼格使然!”

 对待渴望名气的寒门之人,要把自己的名气说的震天响;

 对于自身就是上流阶层的人,简单通名,更显傲气,才引人遐思。

 至于为何如此莽,往素未谋面的太守手里撞?

 夏凡是有自己想法的:第一,时间紧迫,有什么能比到有关部门查户口更便捷的呢?

 第二,风险很低。君不见自己的诗词在这里出现,未被封杀,足见自己也是安全的。

 果然不出所料,门房通禀后,很快府门大开,一身穿官服之人领着几人前来相迎。

 “今日何幸,得见流萤才子与兵器谱之王?”人未至,声已来。

 夏凡拱手一礼:“久闻杨大人丰神俊朗,今日一见,诚不欺我!”

 “哈哈!贤侄莫要吹捧老夫,还请速速入内一叙!”说罢,杨慎弯腰抬手虚引。

 夏凡谦虚道:“大人先请!”

 一番谦让不提,几人正厅坐定,茶过一巡后,夏凡不再犹豫,起身道:“杨大人,凡此来,乃为一事相求。”

 杨慎眼中精光一闪而逝,不露声色道:“哦?贤侄有何事,若老夫可为,定全力助之!”其实心中早就乐开了花:有事求我好啊,一会我让你办事时,看你怎么好意思推辞?

 夏凡:“吾特来襄阳,寻一人。此人姓黄名忠,字汉升,三十余岁,有一子名唤黄叙。吾与黄叙堪称挚爱亲朋,手足兄弟,幼时一别杳无音讯,凡常思之垂泪,幸天可怜见,获悉其于襄阳一带谋生。然襄阳城广人多,于杨大人治理下,更是商事发达,车水马龙。茫茫人海,寻一人,难乎?故请杨大人出手相助,查阅户籍,告吾旧友所在!凡,不胜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