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忠心和能力(第3页)

夏凡苦思冥想,也不得其所。

终归有些感悟,得到一定年纪、拥有一定阅历后才能触发。

毕竟他一个大一学生,还是不能太苛求夏凡了。

一个上午,便是重新坚固营寨,安顿黄巾,宣传迁徙政策,并无大的波澜。

所以,夏凡便领着黄忠,通传之后,进入朐县。

……

“夏公子活命之恩,糜竺代全县父老叩谢!”

二人甫一入城,便有糜竺领着大批人塞满长街,跪地相迎。

夏凡自然疾步上前,托起糜竺道:“糜家主何故如此大礼?你我交情,不需如此!”

糜竺显然被多日来的黄巾攻势打怕了,试探问道:“城外黄巾,可是为夏公子所降服?”

夏凡点头道:“是也,朐县之危已解。”

糜竺大喜,也心知此地不是说话的地方,于是一路笑脸引着夏凡黄忠二人来到府上。

烹羊宰牛,觥筹交错,自不必在话下。

酒过三巡,糜竺一挥手,挥退屋中下人,来到夏凡面前道:“己吾县时,夏公子言及黔首揭竿而起,今果应验;夏公子又言,糜家遭人惦记,已成鱼肉,今又应验;夏公子颍川高论,言大汉将亡,天命在北,糜竺不才,愿附骥尾,还请夏公子明示:天命应在何人身上?”

朐县险些被攻破,糜家差点家破人亡,糜竺再也无法淡定地保持观望了!

夏凡不置可否,而是问道:“纵然知晓天命,然过程曲折,若心不坚,志不强,亦未见有好结果。”

糜竺会意道:“糜竺做事,向来买定离手,绝不拖拖拉拉!烦请夏公子示下,糜家必有回报!”

这是糜竺的风格,原来历史中,徐州下注刘备后,便一路不离不弃,跨越半个大汉,来到巴蜀,修成正果。

对糜竺的忠诚,夏凡是放心的。

原本以为需要慢慢熟悉、培养、拉拢,不曾想,一番计划之外的黄巾围城,竟然起到了意料之外的效果?

当真是,“喜事年年有,今年特别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