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却道天凉好个秋(第2页)

 一番话说的好像并没有什么问题,但苏清和却从中听出了几分阴阳怪气的味道。

 显然,九江王对崔世聚那首诗作毫不留情的批评,让崔氏的这些族老们都有些不忿。

 可惜他们并不敢对吴启表达不满,于是干脆将矛头对准了自己?

 想到这里,苏清和一时间颇觉冤枉。

 这该自己什么事?

 “有陆兄珠玉在前,我就不丢人现眼了。而且我也没有任何学识,绝对称得上不学无术。王爷称我为‘先生’,是王爷的恶趣味,并非我真的可以当王爷的老师。”

 苏清和摆手拒绝道。

 他脑子里能记住的那些诗词,都是足以流传千古的不朽篇章。

 一首比一首炸裂!

 若非如此的话,也不至于入选课本,让他在上学的时候颇为痛苦的去进行背诵。

 诗词的质量绝对没有任何问题,问题是,他确实不具备与之相匹配的文化修养。

 真要是作诗填词的话,他唯一的作用就是充当诗词的搬运工。

 如果有人在这个基础上想要跟他继续深入去闲聊关于诗词创作的细节,那他肯定一问三不知……

 心存顾虑,实属正常。

 奈何崔氏众人看起来并不打算就这么简单的放过他。

 特别是崔世聚,听完了这番话后,脸色顿时变得颇为难看起来。

 沉声道:“张三先生说的是,我方才确实丢人现眼了!那么请张三先生教我,何为不丢人现眼的诗作!”

 “世聚!你这是什么态度!给张三先生道歉!今晚的宴请是为了给王爷接风洗尘的!张三先生愿意作诗助兴便作诗助兴,不愿意也没有任何关系!你如此咄咄逼人,一旦传扬出去,世人会怎样评价我崔氏一族?”

 崔玄伯立刻开口训斥道。

 表面上看起来是在教训崔世聚,苏清和却听得心下忍不住冷笑。

 刚刚面对陆放翁的时候,崔玄伯可不是这样的态度和语气。

 那好声好量的样子,充分体现了崔氏对陆放翁该有的尊重。

 结果到了他的头上,纵使是吴启反复的表明了态度,可在崔玄伯的心里,他这个从戏班子里被挑出来的‘贱民’,显然还是个下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