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章 两件事(第3页)
“臣……竭尽全力!”
“好,诸位卿家还有别的事情吗?没有的话,就退朝吧。”
吴璃话音落下,一众官员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眼见没有同僚主动出列奏请事务,便在张太玄的带领下,恭送吴璃跟苏清和离开勤政殿,然后才列队退出了殿外。
刚刚走出大殿,都来不及离开皇宫,相熟的官员便三三两两的聚到了一起,讨论起了吴璃方才宣布的那两件重要的事情。
相比于给大将军余太安平反,吴璃要纳苏清和为后的事情反而有点不值一提了……
当年余太安被定的是谋逆大罪,如今真要给余太安平反的话,等于是要将当年的谋逆罪推翻。
而这样的做法,显然会非常的有损前任皇帝的形象。
起码在史书的记载中,一旦真的成功平反,前任皇帝就会成为迫害功勋大将的昏君。
所以吴璃这样的做法,尽管对于边军底层的士气将起到一个相当不错的鼓舞作用,可却很可能会流传出不孝的名声……
听起来逻辑似乎不太对劲,但在大周的普世价值观中,确实就是这样。
亲亲相隐,是被大周律所认同并支持的一种选择。
这种普世价值和道德标准,即便上升到皇帝的层面,依旧适用。
因此就算真的是前任皇帝迫害功勋大将,吴璃在发现问题后选择隐瞒,照样没人会认为现任的皇帝做错了什么,只会认为现任皇帝纯孝,不希望让前任皇帝的名声有损。
相比于朝廷里的那些官员,生活在底层的百姓们对于皇帝更是有着一种朴素的认知。
他们会下意识的在脑海中美化皇帝的形象,认为皇帝代表了至高无上和一切完美的词汇。
朝廷有任何问题、民间有任何问题,都一定是奸臣在其中兴风作浪,皇帝永远是好皇帝,只不过被奸臣所蒙蔽。
如果没有奸臣、众正盈朝,那在皇帝的带领下,大周一定会从泥潭中走出,迈向一条光明且充满希望的道路!
综上所述,吴璃忽然间要给余太安平反,对于参加今天小朝会的一众官员来讲,着实令人吃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互相之间讨论了没一会儿,所有官员便有意无意的纷纷看向了余震。
余震的周围同样聚拢了不少官员。
这些官员都是朝廷之中的‘保守派’、‘投降派’。
当然,大周朝廷内部没有这样的说法,只不过由于这些官员的主张极其相似,面对着来自于妖魔的威胁,他们几乎没展现出什么反抗的决心,总是在软弱的期待着妖魔方面自己发生改变,因此互相聚集起来之后,形成了一个跟朝廷整体氛围格格不入的小团体。
原本这个小团体还颇为松散,可随着余震以新任九江王的身份进入神都,并逐步的在小朝会上发言表态,让这类官员似乎看到了前任九江王的风采,便使得这类官员慢慢的汇聚到了余震的周围,开始围绕着余震,给余震摇旗呐喊。
让他们自己充当旗帜,那绝对没人敢干。
会成为‘保守派’和‘投降派’的官员,本就绝大部分属于奸妄之辈。
可让他们壮壮声势,跟在余震的身后兴风作浪,他们还是没什么问题的。
毕竟,这也是在为自身的利益发声嘛。
众所周知,当年大将军被判谋逆大罪后,是前任九江王亲自带队进行的抄家灭族。
如今新皇忽然要给大将军平反,在一众官员看来,受影响最大的,肯定是现任九江王吴启!
若是平反成功,沉冤昭雪,那本着皇帝一定是好皇帝、永远不可能出错的原则,负责带队抄家灭族的前任九江王,就必须承担起全部的责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