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增收(第2页)
桂枝极力宣传,希望有人订餐。
“不错啊!几个小丫头也能帮家里赚钱了!现在给我拿五份!
小全,你腿快,回家告诉你奶,我们中午在地里吃饭了,快点把活干完,中午不回家吃饭了。
让你奶她们等下做晚饭吧。顺便你也回去再拿点水过来!”
第一个过来的徐木匠家里条件好,订了餐后忙喊小儿子回家。
“徐叔叔,预订明天的吗?”
“可以,明天也订五份。送到这里。今天干活没带铜板,明天一起给你。”
“好咧谢谢您啦!徐叔叔!还有没有订明天饭的,也一起送到这里!”二丫大声说话。
“我们今天中午有人送饭,明天给我订三份吧!十文钱一份三份三十文,对吧?明天给钱。”订餐的是隔壁赵大爷。
他家有三个壮劳力在地里干活,两个儿子还没结婚,赵大娘腿脚不方便,送饭比较辛苦。
陆续的订了出去三十份。大丫看时间不早了,村里人继续秋收。她连忙带两个妹子回家整理去镇上的食盒。
生意好一点时,王大柱利用空闲又让徐木匠多做了三十个食盒,这次全部派上用场了。
桂枝所在的村叫小平沟,是三面环山,中间有块平地,正好适合村里人居住,农耕。
村里虽然穷点,但是勤劳一些,节俭一些,还是能过上自给自足的生活的。家里男丁多的,肯干活的,多少会去开垦一些荒地,免了部分农税。但是荒地也是需要肥料去养的,人工干活效率太低,开垦的还是不多。
秋收时节,桂枝家利用这段时间多赚了六七两银子,算下来,从分家到现在,也有十几两银子的收入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村里人也有眼红的,看到桂枝家卖饭了,邻居说什么的都有。有说自己能赚钱了才分家,也有说应该提前打个招呼,有钱大家一起赚。总之众说纷纭。
王二柱及赵氏心不甘,但是有老爷子两个老人压制下,倒是没敢真的找大房麻烦。桂枝家不理闲话,也没时间想那么多。赚钱才是王道!
这天,有个店铺掌柜说:“小姑娘,你们天天都差不多的菜!也该换换口味了。!”
桂枝想了下:
“俗话说得好,站着不如倒着,好吃不如饺子。明天包饺子。”
当天去菜市场买了五十斤面粉,三斤猪肉,五十个鸡蛋。又去买芹菜,韭菜,准备包芹菜猪肉馅饺子,韭菜鸡蛋馅的,再包一些白菜肉的。
第二天,桂枝家里几个人忙开了,多加了三十盒饺子。三十盒饭,三十盒饺子,拿不了这么多,只好去和刘大爷家订了牛车。
刘大爷岁数大了,农闲的靠着家里的牛车往返镇上赚点车脚钱。一个人收一文钱,一次也能坐五六个人,来回十几文,生活也好不少。
不想让村里人看见又有闲话,桂枝家包了刘大爷的牛车,往返给十文钱。刘大爷高兴,毕竟不用等客了。
到了镇上,刘大爷的牛车固定在镇子边上等着。桂枝爹带三个女儿分组,不光是街道两边的店铺,也去了菜市场问摆摊的人,反正尽量把自己的吃食卖出去,为了增加收入竭尽全力。
家里这几天准备收白菜,萝卜,就不用另外买了。回家后三姐妹帮忙收拾白菜和萝卜,能分给自己家的也就二十棵大白菜,二十个大萝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