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花了一块钱,还买了一只兔子


 “你放心,一定给你送过!对了,你有抹布跟筷子吗?” 

 王小北笑着点了点头。 

 李采薇家不用干活,却能领到足额工分,粮食按照大队平均产量分配发放。 

 除此之外,她家还能通过贩卖商品赚取差价。 

 尽管收入有限,但一年累计下来也能结余十来块钱,即便不及公社售货员那般旱涝保收,但在村中也算是过得相对宽裕。 

 然而,未来的日子就难以预料了。 

 等到集体食堂全面实行时,自家买卖所得的钱财将会尽数归入大队账下。 

 李采薇拿出抹布跟筷子,又递给王小北一些洗衣粉。 

 “多谢!” 

 王小北接过工具走向门口,从压井里打出清凉的井水,开始清洗瓶子。 

 望向压井,王小北不禁回想起生产队里的那口类似的井,那冰冷坚硬的铁杆子不知曾多少次误伤村里小孩。 

 经过一番精心洗涤,瓶子内外焕然一新。 

 在李采薇焦急的催促声中,王小北走回屋内。 

 “快点,我要关门回去做饭了,这都什么时候了。” 

 王小北满脸笑容地将洗净的两个瓶子放在桌上,她家厨房距离这里并不远,走几步就到了。 

 李采薇手脚麻利地将商品一一打包好,摆在桌子上一一报出价格,“草纸2斤,盐1斤,火柴,酱油,醋……总共八角七分。” 

 王小北点了点头,“帮我把这些包起来吧,再给我拿点高粱饴,凑一块钱。” 

 其余的东西,王小北决定暂时不买,日后有需要再来买也不迟。 

 剩下的钱,王小北打算留着以备突发状况。 

 李彩薇称了2两多的高粱饴,总共十来颗,这种糖每斤6角多,在乡下并不算贵,只是这糖的新鲜程度难以判断,可能都已超过保质期了,毕竟在农村糖果的消耗速度是极慢的。 

 现在这糖不需要票证购买,可到了明年日子艰难时,恐怕就要凭票供应了。 

 王小北将1块钱稳稳地放在桌上,嘴角一扬,“之前酱油的钱我之前已经付过了,先借我个布袋子,吃完饭就给你送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