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大院论年夜饭,王家的菜真多(第3页)

 王小东被母亲这么一说,脸上泛起一抹不好意思。 

 王小北见状,忙打圆场:“妈,大哥过了年才十七,就算当初报户口时提早了两年,户口本上也才十九,你就甭操这心了。” 

 “城里不像乡下,不到法定年龄哪能结婚呢。” 

 当年统计户籍时,由于管理较为混乱,为了能让王小东尽早赚工分,家里特意将他的年龄虚报大了两岁。 

 这种现象在农村极为普遍…… 

 “哎呀,也就剩一年喽!” 

 张美英的话音刚落,王小北便笑眯眯的搭腔:“你看你,要真抱上孙子,那你的班儿还上不上呢?” 

 话说这年月,工业尚不发达,工作岗位实属稀缺,城里多半就是单职工家庭。 

 双职工虽然也有,但也绝非寻常百姓家轻易能实现。 

 张美英听到这话,心头一阵纠葛。 片刻,她低声嘟囔:“总归比不上你大哥成家立业要紧。” 

 王小北轻轻颔首,对此并没有多说。 

 家中没人照看孩子确是个棘手问题,未来母亲或大嫂势必要有一人不能工作。 

 然而,他一点都不担心。 

 毕竟,凭他的能力,养活一家人都是易如反掌的。 

 “来来来,发压岁钱啰!” 

 王家和拿着钱,满脸堆笑地招呼着。 

 此言一出,满屋人顿时目光灼灼,满怀期待。 

 小西按捺不住好奇心,忙问:“爸,给多少呀?可别又是往年那一分钱呐!” 

 家境再艰难,王家和每年除夕也会给每人分发一分钱压岁钱,这个传统雷打不动。 

 一分虽少,却也可以在代销点买上几颗糖果。 

 “每人2毛!你大哥已经工作挣钱了,就不给了啊!” 

 王家和大气的说,拿着两毛钱递到王梅手中。 

 王梅欢欢喜喜的收下,小西小菊也是美滋滋的收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