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2章大哥结婚不办席了(第2页)

 大家伙纷纷响应,从家中取出户口本。 

 一时间,议论声四起。 

 王小北观察了一下便回屋了。 

 不一会儿,王梅也跟着进门,小声嘟囔着:“小北,我总觉得胡主任刚才的话有点古怪,含含糊糊的。” 

 王小北随手端起桌上的搪瓷杯,啜了一口,“哪儿古怪了?” 

 “胡主任说老人孩子口粮不变,又提人均减少3斤,这账是咋算的?” 

 王小北不禁轻笑。 

 想必不只是王梅,很多人都能察觉出其中的蹊跷。 

 “确实,讲得不明不白的。等月底看情况吧,我猜这次可能要有大动作了。” 

 先前减量都是三两斤的幅度,这次一下就要减去六斤。 

 别的不说,光是张美英,每月才给十八斤,哪里够吃? 

 这都已经比过去农村的标准还要低了。 

 但这还不是最头疼的。 

 关键是那些副食品。 

 先前虽然粮食紧巴,但乡下还有自留地种菜 

 别小瞧了那三分薄田,种上空心菜这类能割一茬又一茬的菜,便能撑起一家人半年伙食。 

 有菜吃总不至于饿肚子。 

 眼下,就算蔬菜最丰盛的夏天,都得按计划分配,到了秋冬初春,日子就更难熬了。 

 王梅眉毛拧成了个结:“什么大动作?” 

 “到时候你就懂了。” 

 王小北接着道,“妈去上班,家里的饭菜基本靠你张罗,往后做饭时留点神,我教你怎么办。” 

 王梅一脸疑惑。 

 王小北解释:“往后就在屋里和面,放篦子上再端出去蒸。有人问,就说晚上吃;晚上问,就说明天有事,提前准备。” 

 王梅一脸不解:“不至于这样吧?” 

 王小北撇了撇嘴:“你照做就是了。” 

 以前虽然短缺,但父母还能贴补孩子,现在连大人口粮都减少了,更别提那些半大小子了。 

 这还不是关键。 

 关键是之前几回定量减少,大家即便饥肠辘辘,但至少还能凑合。 

 而且有全国支援,不至于饿死。 

 可这次定量减少,真按他估算的来,那就是彻底击穿大伙的忍耐底线。 

 之后恐怕就是遍地水肿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