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7章大力宣传,让野生植物也为社会建设出份力(第2页)

 而在南方,木薯淀粉同样神通广大,能变出各式各样的点心。 

 …… 

 大伙儿听得那叫一个入迷,大伙儿平时不当回事的秸秆里头,竟然也藏着那么多宝贝。 

 秸秆、玉米皮这些个东西,遍地都是啊。 

 就连小球藻饲料也是个好东西。 

 这下子,还愁没得吃嘛。 

 吃这些,还很有营养呢。 

 毕竟好多野菜也是可吃的。 

 只是因为各地风俗不同,很多好东西没能传开,像榆钱,就不少人不知道它能吃。 

 现在一发现能吃的,大家都觉得新奇又兴奋。 

 王小北看着大伙的反应,知道这代食品算是摆上了台面。 

 不提它是过难关的无奈之举,反而说是对农产品的深度利用,是老百姓的新创造。 

 其实换个思路想想。 

 这些特别的代食物,最大的功劳可能不在让人吃得饱,而是让人们从心底里少了饥饿恐慌感。 

 报纸念了半晌,贾智渊才开口说。 

 “上面发了通知,叫《赶紧动手,大搞替代食品采集制作运动的通知》,要成立专门的班子来领导这事。咱们作为群众的一分子,自然得积极响应。” 

 同学们满脸诧异。 

 怎么响应呢? 

 直接开吃? 

 见科普得差不多了,贾智渊继续道。 

 “首先,各个单位根据实际情况,发动一次秋季小丰收,上山下田找野生植物。” 

 “另外,学校要成立替代食品小分队,全校总动员,各班分头搞小球藻养殖。” 

 闻言,议论声四起。 

 养殖小球藻这事儿,大伙儿不懂。 

 不过一说起小秋收,大伙儿的眼睛都亮了。 

 城里的生活安逸,周围还有座小山丘公园,但上山摘野果、挖野菜,他们还没试过。 

 即便偶尔体验过一回,那股子新鲜劲儿也还在。 

 贾智渊扫视一圈,嘴角一扬。 

 “咱们的小秋收,是进山挖野菜。秋收过后,公社会组织人分批进山,咱们学生也会轮流转,可能近期就要开始了。到时候,懂的可以得帮衬着不懂的。” 

 “小球藻,咱们回头再琢磨怎么养。王小北,组织工作就交给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