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1958荒年,我带着生产队吃肉瓜州有点甜
第959章有个活剥皮(第2页)
袁国庆看着他满脸疑惑,嘀咕了一句:“你还记得前阵子日报上那篇文章不?”
“什么鬼?有话直说,别神神秘秘的。”
王小北显得有点不耐烦。
袁国庆被他的反应逗笑了,随即解释道:“之前日报上发的那篇《积极培养,大胆提拔新生力量》,还有印象不?”
“记得是记得,可那跟我们有啥关系?不是主要针对大学生的吗?”
王小北疑惑丛生。
毕竟,那篇文章是在解放后,由于高层老同志接连离世,为了防止人才断层提出的。
文章里提到,要培养一个政治过硬、业务熟练、经验丰富的同志,需要时间和过程,得从早做起。
因此,国家从20多万大学生中筛选精英进行栽培,这些人出身清白,觉悟高,多半会分配到县或公社做领导工作。
但这和高中生何干?
袁国庆左右望了望,压低声音说:“这话你别外传哈。”
接着神秘兮兮地说:“那文章虽是冲着大学生去的,但听说明年要开‘青训班’,专门针对高三学生。”
这话一出,王小北脑子转了转,猛然醒悟过来。
眨眨眼,他贴近袁国庆耳边悄声吐出几个字:“接班人?”
袁国庆一听,愣了愣:“你这是打哪儿听说的?”
按理说,王小北家的背景达不到能知道这种机密的程度啊?
见袁国庆一脸惊讶,王小北暗自得意,知道自己猜对了。
“我劝你啊,别急着去凑第一波热闹,第二批可能更好。”
他所了解的,不过是从前世网络的只言片语中拼凑的,自然指的是各级领导的接班人培养。
袁国庆好奇追问:“为啥?”
王小北却只是摇头,不愿再多说。
因为,哪里来的第二批。
第二批还没来得及招生,大变革的时代就已经轰轰烈烈地来临。
随着贾智渊统计工作的收尾。
“行了,王小北同学,稍后统计一下参与名单。”
王小北颔首应承。
贾智渊又接着宣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