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0章 当众质疑不够积极(第3页)

大环境的氛围就是那样,稍有懈怠就被视为落后。

不仅普通学生,连柯秋露这样的富家子弟也不例外,更别提裴宇航那些自小在军队大院长大的孩子了。

可关键是,别拿他开涮啊。

上完上午的课,中午匆忙回家吃了饭,王小北又赶回学校。

提着浆糊桶,和青年团的伙伴们一起贴宣传海报,还不忘在墙上添上几笔标语。

“小北,下乡的事儿,你真不考虑一下?”

周翰墨一面用刷子在木板上涂浆糊,一面好奇地问。

他显然清楚王小北不打算去。

王小北摆了摆手:“我不去了,你都下乡了,青年团总得有人留校坐镇吧。”

初中时青年团里就这么几个人,相互间自然早有印象,不过也就仅限于脸熟。

上了高中,频繁开会后,大家这才渐渐熟悉起来。

周翰墨听了,不禁撇嘴,“平时也没见你多管啥事啊,昨天四中的会议你不一样缺席了吗?”

说话间,他已经把宣传册糊上了墙。

王小北耸耸肩:“那会议属于你们干部子弟,我去凑什么热闹?还能给我加分不成?”

“嗨,话不能这么说,这也属于思想进步的一种体现嘛。”

王小北听了这话,没接茬。

这家伙,不用猜,日后肯定是八中的风云人物。

不刻意得罪,也不刻意亲近,这是王小北的处事原则。

说起来,他确实没那份立场去评判这些年的风云变幻,因为他还未曾站上那般高度。

每个圈子里的人,对是非黑白,自有一套看法。

底层的百姓嘛,大多时候只能是抬头仰望上面的想法。

但有一点,他是打心底里赞同的。

自打变革的春风吹过,有些人骨子里的确实变了。

大伙儿都是吃五谷杂粮长大的凡人,哪有什么天生的圣贤。

长时间坐在权力的位子上,变的不单是位置,还有人心。

思想工作这活儿,可不是一朝一夕能见成效的,差不多隔三差五就有新精神得传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