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1958荒年,我带着生产队吃肉瓜州有点甜
第965章杜玉泉都跟妈说看见你接季珊放学
王小北真担心王家和一时冲动报了名。
届时,一家人又得分隔两地。
支援三线一去就是好多年,短则两三年才得回家一次,这是王小北不愿见到的。
这次支援三线的规模宏大,几乎五分之一的人都投身其中,而这还仅限于职工,不算家属。
许多人一去不复返,扎根在了新的地方。
他并非反对王家和支援国家建设,只是舍不得家庭再次分离。
想到这里,他又追问起来:“爸,你们单位什么态度?有说去哪里吗?”
“哪能随便说。提前透露出去,不就等于告诉敌人了嘛。”
王家和没好气地回了一句,接着嘀咕道:“但也提了两种可能,一种是去很远的西部山区,另一种是附近山区,具体哪儿还没定。”
王小北颔了颔首,觉得也有道理。
他听说首批搬迁的人到了目的地才知道具体地点。
不仅仅是工厂,连学校也要搬。
如今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还在北平,挨着八宝山那一带。
听说几年后要迁往合肥。
“你千万别去凑那个热闹报名支援三线,搞的咱家四分五散的。”
水壶里的开水已经沸腾,张美英边倒水边嘀咕起来。
王家和脸尴尬的挤出一个笑:“清楚了,清楚了。”
王小北也赶紧跟上节奏,“可不是嘛,家里就你最有干劲,一旦去了大西北,你的大孙子怕是要好几年都见不到爷爷喽。”
这话逗得王家和直翻白眼,但终究没有多说什么。
一旁的王小东乐呵呵地看着这一幕。
王小北转头看向王小东,“大哥,你考试结束了吗?还剩几科?”
初中课程对王小东来说早已经不在话下,现在他已经进入了中专的考试阶段。
“还有两门,安排在年底考。”
王小北点点头,心想着应该没啥大问题。
季珊那边也是两门,今年下半年一门,明年初再一门就算全部结束了。
而且她选的可是最难、录取率最低的大学课程。
一旦考过了,那就是名副其实的大学生了。
虽说夜大的学历比不上全日制,但在当时体制内,夜大毕业的同样能成为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