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1958荒年,我带着生产队吃肉瓜州有点甜
		第983章最好安排进大伯的农场(第2页)
				
				
				
			
			
			王小北听了,心里有了谱。
人家若知难退缩,那便算了。
要是纠缠不休,还毁季珊名誉,他就让杜玉泉在这胡同名声臭不可闻。
至于征询季珊意见,料她也不会同意。
晚饭时分,一家人聚齐,围桌共餐。
“冬秀、小菊,还有小西、小北,你们几个吃完饭跟我去后院收拾屋子。那边搬好了,钥匙我也拿来了。”
饭桌上,王小东向几人吩咐道。
王小北一听,反正闲着也是闲着,便答应下来:“成,吃完一块去吧。”
其他几个小的,不去也得去。
王小东的话就是命令。
王家和吃着饭忽然想起一事,“你最近去大伯那儿了吗?他现在忙啥呢?”
王小北摇头:“好一阵子没去了,咋了?大伯估计还在农场吧。”
难关时日,他经常往大伯那边跑,这会许多限制已经放宽。
鸡鸭鱼肉任意买卖,有钱就行。
大伯那儿自然不必他再送物资。
今年几乎没咋去过。
但大伯会时不时捎些东西来,上次陪大嫂去医院产检还带来个大猪头。
但大伯似乎眼下正忙于农场事务,回家的次数少之又少。
早几年,城里各企业与农村公社共建副食品供应基地,保障职工粮食和副食品供应。
现境况好转,小规模基地大多归还公社。
大型的则保留下来,仍由原单位所有。
只是如今农场里的劳力,大多不再是原来的工人,多了许多接受劳动改造的人。
王家和摆了摆手:“我就随口提一提,我厂副厂长去农场接受教育了,听说就在你大伯那个地方。”
这话让王小北心里转起了念头。
最近确实不少人往农场去了。
四中、六中的几个校领导也是奔农场去了,不过他没细问是不是大伯那农场。
想到这儿,他又陷入了沉思。
要是家里谁响应上山下乡,他就打算让冬秀或小菊上大伯那农场。
有大伯照应着,离城里也不算太远,几十公里路。
他跟小西估摸着会跟着大伙儿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