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4章来北平交流的学生(第2页)

王梅听完,半信半疑地追问:“那老师呢?”

这一问,让王小北想了想。

王小北琢磨了一会儿,还是开口说:“姐,你想过去上班吗?”

“我去哪儿上班啊?”

王梅一时半会儿还没回过味来,或者说是大多数像她这样的人都还没想明白,往后他们的路该往哪儿走。

大伙都以为这事儿顶多跟老师有点关联。

王小北想了想,道:“姐,道理很简单。你想想,要是你大学念完了,下一步能去哪儿?”

“市歌舞剧院呗?”

王梅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答案。

王小北摊了摊手:“对头,你也知道是歌舞剧院嘛。那再想想,真去了那儿之后,会是个啥情况?”

“我……”

王梅犯了迷糊。

是哦,就算大学毕业了,进去了不还是老样子?

一样得下基层锻炼。

因为似乎大家都是这么个流程。

王小北颔了颔首:“想通了吧。无论怎么着,就算你们大学毕业,进了市歌舞剧院,情形也没两样。再说,你们这一届毕业生里,还有人能直接分配工作吗?”

“有倒是有,不过……”

说到这儿,王梅恍然大悟,那帮老师们。

似乎早就没人关心这档子事了。

望着王梅若有所思的样子,王小北接着说:“你慢慢考虑,不急。有空的话,帮我劝劝冬秀,让她也转换转换思路。”

确实不急,只要王梅没正式报到,单位那边就不会急于提交档案。

正好让王梅多体验体验社会。

遗憾的是,如果王梅是今年或明年毕业,后面或许还能按专业对口分配,尽管没了干部身份。

可偏偏王梅毕业得太不凑巧。

那会毕业生的一律当工人。

就连进文艺团体这类相对轻松的单位,机会也是渺茫得很。

毕竟那会儿就业岗位有限,不少人甚至被分派到外省,想要调回老家,难如登天。

曹子昂回城后,推掉了吃饭,直接驱车离开。

王小北到家时,家人都已经吃过饭各自上班去了。

学生们不是上学,就是在外面闲逛。